夫妻俩整日为此争吵,直到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坐上那架飞往北平的飞机,因为大雾,这架飞机在济南碰到山后爆炸,他最终身亡。现场的遗物,只有爱妻陆小曼的山水画长卷,徐志摩是爱她的,他将画小心翼翼地保护在铁箧中,以至于完好无恙。得知丈夫死讯的陆小曼,悲痛不已,一度昏厥过去。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这是陆小曼写给徐志摩的挽联,字句之间,全是惆怅与落寞。徐志摩死后,她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朋友们纷纷离她远去。此后的陆小曼,不再流连于舞厅和社交场合,而是安心作画,编纂《志摩全集》。之后的日子,追求她的人很多,她选择了翁瑞午。没有婚姻,没有承诺,他对于陆小曼来说,是一个互不牵绊的依靠。
她的心早已随着徐志摩遇难飞机的残骸,失去了火热。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葬礼冷清,而63岁的她留下的书稿与画,终于成全了她自己。
一代名媛,就此陨落。太多的花边新闻,太多的偏见,让人早已忘记陆小曼的才情与女性魅力。喜欢她的人赞她才貌双全,风华绝代;不喜欢她的人憎她纸醉金迷,随心所欲。但其实,陆小曼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女子。
寻寻觅觅,总有人冷落低回。
她敢爱敢恨,被人误解,却从不屑辩解。陆小曼漫步于红尘之上,平平仄仄里,有她的欢喜与悲伤。
如果说陆小曼是男人心口的朱砂痣,那么林徽因便是男人心中的白月光。
她审美极好,长相清秀俏丽,五官精致小巧,留白的面部是温和的内在。林徽因却说:“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在林徽因看来,单以“美人”来看待她,是肤浅的,毕竟她的才情更让人念念不忘。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1934年,林徽因创作了现代诗《你是人间四月天》,发表在《学文》1卷1期上。诗如其人,她像是一阵清风,既不甜腻,也不灼热,淡淡地来了。出生于杭州官宦人家的她,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祖父是晚清进士,为孙女由《诗经·大雅》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而起名徽音。
30年代,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当时有位男作家名叫林徽音,两个人的名字常常被报社混淆。
于是,她改名为林徽因。十六岁那年,她跟随父亲远赴欧洲,进行学术考察。在异国的经历,唤醒了她对建筑学的热爱。
“我跟随父亲走遍了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