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太差,他连考两次,都以20多分的分数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能进入电大读书。
那时他不会想到,同在一个家属院的一位比他小10岁的马姓小老弟,高考连续失败两次之后,又考了第三次。尽管以5分的差距没能考上,但幸运的是学校没收满人,把他录取了。
风水轮流转,多年以后,钟睒睒最终超越这位浙江马姓小老弟,成为新的中国首富。这都是后话。
电大毕业时,钟睒睒整整30岁,他考入《浙江日报》工作,成为一名商业记者。
做记者,钟睒睒如鱼得水。连干4年,他采访了浙江地区500多位成功企业家,积累下丰富的人脉资源,也看到了下海创业的疯狂。
成功的故事听多了,他决定亲自试试。
1988年,海南开发热之际,34岁的他从《浙江日报》辞职,成为报社下海创业的第一人。那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谁也不会想到,当山泉水随着时间的河流来到2021年时,他将问鼎亚洲首富。
作为记者的经历,是钟睒睒成功的基石。很多年后,他仍说自己有“浙报情结”,直到今天他往来最频繁的,还是当记者时的那些朋友。

纸上谈兵容易,落到实处时,钟睒睒的暴富梦很快破碎。
在海南,他先是希望办一份像《浙江日报》一样的报纸,结果因为不懂经营赔得一塌糊涂。随后他又放下身段,跟周围的农民学习种植蘑菇,再一次失败。
绝望之际,拯救他的还是当时报社的经历。凭借人脉关系,他拿到当时大火的娃哈哈口服液广西和海南的总代理。这成为他财富的起点。
当时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口服液价格低廉,而广西则价格昂贵。钟睒睒将原本发往海南的货,拿到广西卖,狠赚了一笔。
好日子没过太久,他的老乡、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得知他的“窜货”行为,剥夺了他的代理资格。
但宗庆后不会想到,几年以后,钟睒睒会像复仇一样紧跟宗庆后的脚步,并最终实现超越。

钟睒睒做记者时,对一篇文章印象十分深刻——《洪孟学为啥出走?》
报道中,洪孟学因不满国营单位对个人才能的限制,自学技术加入一家乡镇企业,带领企业实现飞速发展。
1993年,两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在海南相遇。一见如故,二人共同创立了养生堂公司。
养生堂,是钟睒睒进军保健品行业的第一站。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保健品飞速发展的年代。保健品研发成本低,生产成本低,销售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