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撬动命运的唯一方法是坚持。2012年,她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个人奥运金牌,而一旁的银牌得主则是何姿。
然而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并不在这块金牌,而是对于何姿而言,吴敏霞是否扮演着郭晶晶之于她的角色。
议论纷纷中,她又坚持了一个四年。
2016年,里约奥运会,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随着吴敏霞以教科书式的205B从三米板上跃下,她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连续四届问鼎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的跳水运动员,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5枚奥运金牌的女选手。
那一刻,她30岁又271天。
赛后,有记者问她,“有人说你是个传奇,有人说你很伟大,你怎么看?”一向低调的吴敏霞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她说:“我也觉得自己挺伟大的。”里约之后,直至今日,再也没有与之比肩的女子跳水运动员,她已经足够伟大。离开跳板,她嫁给一个普通男人,如今正在孕育第二个孩子,一头扎进生活的细流,她说:“我不想再一直仰着头看了。”
起跳、翻腾、入水、出水、上岸,半个世纪人来人往,入梦归梦,有人隐于人潮,有人不舍一池清水,当40岁的郭晶晶和29岁的陈若琳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的评委席,人们才惊呼中国跳水队又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这一次"梦之队"的光环被落到了全红婵的头上。
一枚金牌帮她压住命运的水花,但农家小院门口成堆的辣条和成群的人们,唤起了高敏的隐忧:
她担心全红婵会成为另一个她,更担心全红婵无法成为另一个她。
对于女子跳台运动员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陈芋汐在这次比赛中屈居亚军,但按照教练的说法,如果东京奥运如期举行,或许会有不同结局。
过去一年,陈芋汐长高了10厘米,每一个从小练成的技术点都被迫调整。
而这,也是全红婵即将面对的。
没有人能够预知三年后的巴黎,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岁月里,她无法继续仅仅依靠本能行动,她需要在输和赢、喜悦和悲哀、变化和规则中长成一个完整的人。
东京,到底是全红婵职业生涯的起点,还是顶点?
接过“梦之队”的大旗,她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支队伍也永远有新故事,几年之后回头望,或许更加感慨万千……
文章最后,我们想说的是:
在跳水的赛场上,运动员可以凭完美的发挥压住水花。但在人生的赛场上,没有谁能够一直顺风顺水、波澜不惊。
一个人,站得再高,终究要回到地平线。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们载誉凯旋或者铩羽而归;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年纪轻轻却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