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00后流水线女工的浪漫与不甘

在工厂里,每天七点半上工,阿素们就需要把手机上交。当时间出现大面积空白,她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来的饥饿感。
小时候在老家上学,她从没觉得和同龄人相比,自己有更多的求知欲。到这时候,却突然很想学点什么。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喜欢的禅音歌手提到,喜马拉雅上有自己的全套专辑,于是阿素第一次下载了这个软件。
她先是听禅修节目,听到里面讲苏东坡,就去找苏东坡的节目,然后听宋词,听唐诗,听建安七子,听诗经。知识连成了串,她顺藤摘瓜,乐此不疲地听了三年。
每天早上到车间,阿素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蓝牙耳机,打开喜马拉雅上的音频,调成自动播放,再上交手机。

一只耳朵戴着耳机,另一只耳朵留给流水线上的协作指令。
她为此准备了两副蓝牙耳机,一只没电,另一只续上,给耳机充电成了无论多忙都不会忘记的事情之一。
阿素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从《孟子》听到《老子》,从《世说新语》听到《浮生六记》,诗词古文,都是最能给她带来充盈和平静的。
2020年疫情期间,阿素遇到了《红楼梦》全本有声剧,她反复听了两遍,称之为自己的“人生之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生活,是人情世故。”
文史不分家,阿素还在喜马拉雅上补全了中国古代历史课。从盘古开天辟地到明清史,她全都听了一个遍。
耳朵打开,所有的感官也随之打开了。
过去,每天晚上下班,阿素拖着疲惫的身体,埋头赶路,只想快点度过20分钟的脚程,回到宿舍瘫在床上。现在,她爱上了风和月亮。
“过去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有感觉的机器,身边的东西看久了都是厌烦,自从喜欢上诗词文学,就很容易发现身边的美好了。”

下班路上,她慢慢地走,抬头仔细观察月亮,想着为什么古人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都说秋天的月亮最美,阿素却说,宁波的月亮夏天最美。沿海的地方,夏天风力大,风把云吹得流动起来,月亮在流云中时隐时现,尤其是弦月弯弯时,美得像画一样。秋天少风,月亮总是静静地停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