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00后流水线女工的浪漫与不甘
在她眼里,所有自然之物都有了生命。
在流水线上觉得厌烦时,她抬头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心头就涌上一些诗句来。早上醒来,看到阳光洒进窗户,她挂在窗上的风铃,传递着风的声音,起床便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她不再相信网上看来的苦涩鸡汤,说城市是一座孤独的迷宫,人再怎么努力也走不出去。在这里,风、雨、云、月,都是她的朋友。

每天晚上十点钟,阿素准时躺在床上,听着音频自然入睡,第二天醒来,看到健康手环上自己的睡眠质量高于90分,她就感觉踏实了。
阿素心里非常清楚,在工厂做工是一碗青春饭。
不仅仅是疲劳带来的脱发,车间粉尘对身体的伤害,她还知道,她还知道,长时间封闭在厂里,她无法获得更有价值的技能,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与世界脱节。
“我就像和时间赛跑。不学习,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阿素盼望着家庭的危机早日度过,这样她就能回去读书,参加高考,上一所全日制的大学。她想读教育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奢求多好的学校,只要有个安静学习的环境就好。”
这个贵州姑娘的普通话里还夹杂着一些乡音,现在她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朗诵诗词散文,练习普通话。
工作之余,每天摄入新知识成了阿素的生活必需品。“知识于我而言,不仅是增长见识,更是精神的慰藉。”
她学画画,学书法,还开始尝试自己写诗。她自谦说写得不好,只是自娱,只为写自己心中的风景。

阿素写的诗
从世俗的意义上,阿素的社会身份仍然只是一个没有拿到中专毕业证的打工妹,但是她精神的充盈,早已远远胜过很多人。
当阿素反复操作着手中的机器,动作变得熟练而麻木时,和她同龄的潺水东木正在以同样机械的动作,刷着高三的习题。
18岁的高三生即将迎来一次大考,而模拟考的成绩只够二本线。他想冲一本,这份压力每天晚上像潮水一样袭来,把他从头到脚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