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一切都是临时的,尤其是旅游。疫情让整个旅游行业陷入了停滞,露营的风潮顺势而生。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露营相关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271%,浏览量同比增长170%;2021年“周边游”热度暴涨,露营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258%。
这个春天,人们对露营展现出的热情更是空前的。5月4日,携程发布《2022五一假期出游报告》显示:露营旅行是今年额外受到关注的领域。五一假期首日,“露营”在平台的访问热度达到历史峰值,搜索热度环比上周增长90%,各种数据都足以窥见人们对露营的热情。
露营怎么火了?露营,会成为新的财富密码吗?
从传统露营到精致露营
在露营还没有出圈以前,露营是一种更为小众的旅行方式——露营被认为是一种一个背包就装下所有装备的苦行僧式旅行,或者是营地提供所有露营装备,只需旅行者前往体验的轻松旅行。
可以说,传统的露营是极简的,甚至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带着有限的现代装备,利用自己的野外知识和技能,进行质朴而简单的山野生活。当然,传统的露营并不是一种拼尽全力的生存挑战,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直接和深入的互动。露营所需,也不过是维持“在山野中活着”的必需品。
而当前所流行的露营,则是融合户外美学、生活方式的精致露营。这从社交媒体上的露营照片就可见一斑。不论是从构图、颜值,还是装备上来看,相较于硬核的传统露营,精致露营更追求装备、情调和舒适的体验感。
精致露营的出圈,和疫情有分不开的关系。要知道,在疫情发生以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旅游业发展已是一片向好。根据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高达6.63万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旅游人数大幅下滑。2020年,中国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1%;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
当前,尽管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人数下滑幅度每季度收窄,但在疫情局部上行的情况下,旅游行业仍然处于低迷期。尤其是奥密克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疫情海啸”,使得国内旅游业受地区性的疫情反复,复苏乏力。
于是,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以本地游、周边游为底色的微旅行快速发展,并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既然出不了远门,那就把目光转向周边,野餐、露营开始成为本地游、周边游的方式,湖畔、草原、公园都可能成为人们临时歇脚的地方。
事实上,《三联生活周刊》梳理世界露营历史时也发现,每一次露营风潮的兴起都与经济危机或者灾难有关:“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让欧洲大陆的富人们开启了廉价的度假方式;90年代的金融危机让英国人把手中的机票换成了帐篷。”如今疫情之下露营风潮的兴起,也许正印证着这一规律。
与此同时,对于久居城市的现代人们来说,疫情之下更是生出对大自然和田野草地的渴望。人们想要逃离的已经远远不光是城市里的工作生活,而是想要摘下口罩大口呼吸着空气,面对辽阔山野感受自由。人们想逃离的,是被束缚、被改变的日常生活,哪怕只有几天甚至片刻也好。
数据显示,一线、新一线都市人是露营的主要客群,露营带来的惬意和悠闲,吸引了这些年轻的中产阶级。对年轻的现代人们来说,无论是“拎包入住”的懒人式露营,还是如同搬家般的拆迁式露营,露营都不仅仅是换个地方睡觉,更是对喧嚣生活的暂时逃离。在露营消费者客源地中,北京、成都、上海、广州位居前四,他们合力贡献了超过三成的游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