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风火了!这个让合资品牌都碰壁的赛道,中国车企该如何出圈?
再说“瓦罐”,相较于房车而言,“瓦罐”可能就不太新鲜了。
“瓦罐”源于英文“wagon”的音译,本意为马车车厢,如今泛指基于三厢轿车拓展而来将后备厢“升高”的两厢车型。中文翻译过来,则为“旅行版轿车”。
在早年各大汽车巨头以合资的方式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有多款瓦罐车型,见到最多的,就是那时还叫上海大众的桑塔纳旅行版。不过,由于中国消费者“独特”的审美喜好,瓦罐这样一种在欧洲举足轻重的车型,在中国并没有火起来。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如今中国品牌,缺少一款瓦罐明星车型。
至于合资品牌,虽然也在不断引入和发展瓦罐车型,但也没掀起太大波澜。如今,还坚持在国内市场推出多款旅行版轿车的,恐怕只有沃尔沃和奥迪两大豪华品牌了。不过由于价格等原因,这两者的瓦罐车型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小众化。
如今,随着露营的火爆,瓦罐这种拥有“旅行”之名的车型能否打动追求诗和远方的人,就非常值得期待。
(2)创造新需求,车企的营销新方向
“露营风”不仅在产品端为车企带来新的机遇,在营销宣传上也带来了新的思路。譬如在车型宣传上,如何与露营挂钩就让车企们绞尽脑汁。
而迎合新潮流,要做的不是去满足需求,而是去创造新的需求。毕竟,商业的本质就是不断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为用户创造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款新车不能开着去露营,就与是不是一款好的产品挂钩。
譬如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由比亚迪带头的外放电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车当作一个大型移动“充电宝”。而车企们也纷纷跟进,这个功能从此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随后,车载影院模式、露营模式纷纷出炉。俨然,在这阵露营风之下,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大型娱乐设备。
对于用户而言,在选车时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车型,露营已经不再是电影广告上那般遥不可及,而是成为了有车以后的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车企而言,这些车型的宣传方面不单是一种营销方式,而是在创造需求,攻占消费者的心智。
另外,随着露营的热度不断上升,不仅带动了相关车型市场销量的增长,对于汽车这类消费产品也有了新的定义。
对于各汽车品牌而言,如何抓住这个新的热度带来新的产品,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露营的体验过程上,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伴侣,其含义以及扮演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传递出这份情感,就是汽车结合露营的意义所在。
(3)功夫拍案
眼下,虽然国内的“露营热”正火爆,但与发展多年的海外市场相比,还稍显稚嫩。行业爆发之后给车企带来的不仅仅有红利,还有大大小小的无数挑战。比如这个风口能持续多久?与露营相关的车型又能持续多久……
服务作为提升品牌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早已成为众多车企争相发力的领域。伴随汽车产品逐渐向纯电转型,从服务到出行解决方案,以及结合潮流趋势与车辆自身特质构建的愿景,都将成为各大车企迈向未来的发力点,甚至可以说,未来汽车的竞争力或不再单纯聚焦产品层面。
从这股“露营热”所透出的汽车生态,或许将成为各品牌间新的角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