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平凡普通的一天,生活完全围着孩子转,完全没有自我。甚至于有一天我们去印象城玩耍时,糖包爸爸穿岔鞋子自己都不知道,两只脚上穿的鞋子不是同一双鞋,是糖包玩耍的游乐场的工作人员整理鞋子时发现怎么有两只鞋没有找见“它们的同伴”。囧死了。
疲惫的毫无知觉,哪还有什么英雄梦想。还没生糖包之前我曾信誓旦旦地说,我喜欢孩子,想以后能生四个:糖包、豆包、肉包、蛋包。现在面对豆包,我不会说“我后悔生老二了,”我也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看着她那么可爱的样子,我所有的辛苦都值。我生了她所以我欠她,我伺候她吃喝拉撒那是我应该的,我也没有想着因为我现在抚养他,就需要她在我老的时候赡养我。我爱她、照顾她都是发自我的内心,我心甘情愿。
可糖包爸爸说:“我后悔的是生老二的决定,跟豆包没关系。”没关系吗,老二就是豆包,我不喜欢这么割裂的讨论问题,好像可以不带一点感情色彩,好像以后他对豆包说“我真的很后悔生老二的这个决定”这句话时,豆包可以不伤心难过一样。
实话实说,糖包爸爸真的算是不错的爸爸了。虽然她还没有达到我这么好,哈哈。在养育糖包豆包方面,如果我是主力的话,他算是一个合格的助手。但其实他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也不能要求太多,虽然我也不是全职妈妈。
抚养并教育孩子真的很辛苦,光是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吃饭、睡觉、穿衣就已经很辛苦,这期间还得想着讲故事、陪玩、背诗,这每一件都不是随意而为之的,比工作还难,都需要费脑子思考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了,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最后对孩子负责的是我们父母,她们现在还小,不懂自己为自己负责,只有我们做好了,她们以后才会好。
最近在看《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和家庭生活》,看到美国一对生有3个男孩的中产阶级的夫妻不停的奔波在在孩子的足球、棒球、钢琴、萨克斯等兴趣班的训练、比赛的路上。虽然我们还算不上中产,但也还是要给糖包报兴趣班的,钢琴班、唱歌班、羽毛球、乒乓球、画画班,想想都头疼。
豆包现在还小,糖包却已经达到报名课外兴趣班的年龄了。接下来我们还得转移重心,把糖包的课外活动看成一项重要的家庭安排,这之中就必要又要牺牲我和糖包爸爸的精力和时间,没办法,生了她们所以欠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