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国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启东"之称的南通启东,居然暴出幼教机构竟用绳索捆绑儿童这一令人发指的虐童事件。前天我在当地一所久负盛誉的名校也看到了几个被罚站在教室外的孩子,室外都是37、38度的高温,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被罚出教室,他没敢回答我,只是坚强地地忍着眼泪,那目光里的那种屈辱我是能感受到的。我推开教室门,让老师把孩子领回来,她非常不情愿的瞪了我一眼。我一连走了几个教室,被罚站的还不是少数。 前 不 久 我去朋友家里作客,正逢这位朋友和她上幼儿园的孩子做游戏,孩子命令她:“你站到墙角去!鼻子要靠着墙!”她服从了。紧接着,孩子又说:“把鞋和袜子都脱了!”她按照孩子的“指示”去做了。然而,孩子的“进攻”并没有停止,他大声地训斥正在“罚站”的母亲:“你今天的话怎么这么多呀,有创可贴吗,拿两条贴在你嘴上,我看你还说不说话!”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命令还未反应过来,孩子紧接着又大声吼叫起来:“我的话你居然敢不听,活够了吗,先给我滚卫生间去!"这位母亲吃惊地望着自己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问道:“跟谁学的,怎么变得这么凶?"孩子脱口而出:“我们老师经常这样,她打人呢...”。
此等现象虽属个别,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目前在一些地方和学校确有所抬头。有些老师奉行赤裸裸的命令主义,在班上说一不二,对待学生中的问题,不问青红皂白,轻则罚做作业、罚劳动、罚站、罚跑,重则罚跪、直至拳脚棍棒相加。除了幼儿园 外 , 一些小学的中、低年级,学生干部也成为教师压制和体罚学生的助手,他们时常用十分野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伴,甚至对之挥舞棍棒,在学校内部形成了一套非常野蛮的做法。事实上,学生在被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上,已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家长们虽然对体罚恨之入骨,但却不敢得罪老师,也不敢向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反映,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跟老师 过 不 去 ,孩子一定会雪上加霜,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得罪不起学校,不敢冒犯“师道尊严”。学生受了体罚,也只有逆来顺受,敢怒而不敢言,既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敢反抗老师,最多只能躲起来哭一场。
笔者曾就学生被体罚时的内心活动进行过一些调查,学生的回答是:
——老师每打一下,我就咬一下牙,心中刻上一道仇恨;
——我挨老师打的时候,真想拿谁出口气,把本儿捞回来;
——我过去憎恨、 现在憎恨、将来也憎恨所有打我的人,就是长大成人以后,我也不会忘记。
从这些发自童心的呼声中,不难看出,使孩子难过的并不单是挨打的疼痛,比肉体疼痛更令人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屈辱,比恐惧更可怕的是对人格的侮辱。用暴力的方式虽然能使学生表面上绵羊似地驯服,完全顺从老师的意志,但他们内心却充满着敌意、怨恨。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虚伪、不诚实的性格,并且畏首畏尾,奴性十足,特别神经质,使得学生的许多宝贵的性格品质,如自尊和尊重人、独立性、创新精神、自信心、同情心等也随之失落。
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其实是在为学生提供粗野、残忍、攻击性的榜样,教学生以蛮横霸道的方式处理与其同伴的关系。如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制止学生的打架行为,于是就在学生发生这行为时打骂他,岂不就是在提供一种消极的强化吗?“暴君” 式的老师造成了学生极严重的心理挫折,而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强大的,他不能向老师直接宣泄他的不满,于是积压在心头的愤怒情绪便转移到同学身上。同时他从老师那里得到这么一个信息:专横、强制、暴力手段可以征服一切。长此以往,暴力教育只能培养两种人,一种是被暴力所征服而成为奴才,一种是学会了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一切而成为暴徒。要使未来的社会都由这两种人构成,那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