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到了,幼儿园这一周都在持续强化“父爱教育”,引导孩子对爸爸们表达爱。
小孩子们乐乐呵呵唱歌跳舞,说“爸爸,我爱你”。老师坚持每天制作相关视频和图片发进家长群里,再配上感恩父亲相关文案。
王先生问桐宝:“父亲节是爸爸的节日,你和硕硕给爸爸送啥礼物啊?”
桐宝一脸懵,心里没有“爸爸的节日”的概念。我尝试着给他说:“父亲节就是爸爸过的节日,你喜欢爸爸不?你可以亲亲爸爸也算是送他礼物”。
亲子关系不能只是爱妈妈,爸爸也不能落下,所以该引导时我还是会让孩子们知道爸爸也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
虽然,王先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个好爸爸。无论何时,桐宝初生的那一年,因为哭闹被爸爸打的每一次,我都不能忘,想起来还是会生气。
但是,我不会给孩子重复过去,不能让他也讨厌爸爸。因为如今爸爸已经变好了,孩子心中有好爸爸更有利于他成长为温暖的小伙子。
纵观生孩子后这四年半,王先生的“爸爸”身份,几经转变:
1、冷漠期。
桐宝从出生到一岁半,爸爸打了他很多次。
虽然生孩子是王先生期待的事情,但也仅限于世俗化的传宗接代层面的期待。突然多了个孩子,时时刻刻需要照顾,而且孩子随时可能爆发哭闹,一时间我们并不能顺利进入父母的角色。
至少孩子是我生的,我有些天然的母爱本性,所以即便高需求爱闹人的宝宝令人苦恼,我舍不得不管。爸爸好像比较无感,被闹得烦时会打他。
因为打孩子,我觉得他人品不好,也开始怀疑嫁人时识人不清。
因为过度担忧孩子,我直接否认了他所有的优点。虽然跳出那个处境看,除了打孩子其他事情他是无可挑剔的。
我愤怒,跟他吵闹,甚至要求离婚,情绪置于其中,什么都不再考虑,也听不进别人劝我“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
2、尝试期。
2020年初,新 冠病毒爆发,受疫 情影响,门市停业。但当时我还在继续上班,王先生留在家里带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