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这个词,恐怕我们不会陌生。
从铺天盖地的电视、公交车广告,到电线杆、老旧楼道里贴的牛皮藓,都是它的身影。
据2021年《柳叶刀》的数据显示,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包括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等在内的辅助生殖技术(ART)被认为是治疗不孕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有效,往往也意味着昂贵。
据了解,公立医院试管婴儿一个周期的价格为3万-4万元,私立医院根据服务差异在4万-9万元不等。
在国内,试管婴儿成功的平均周期为2.5次/人,加上各项其它费用,总体花费超过20万元。

试管婴儿费用昂贵,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的新低,仅48万人。
而在中国,每年通过试管婴儿增加的新生儿约有30万名,这占到2021年的净增人口超过60%的比例。
逐年下降的出生率,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与巨大的市场需求、高昂的费用的博弈底下,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宣布,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新政策将于3月26日落地。
当中涵盖了体外授精、胚胎培养等16个项目,覆盖的是8000元至11000元的实验室技术。这按公立医院试管婴儿一个周期的价格3万-4万元来计,确实是减轻了患不孕症人群的不少压力。

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北京医保,图片来源:人民网
看到表格,这 16 项辅助生殖技术大多数是手术和实验室项目,不包括检查费和药品费。它们被纳入的是甲类医保,如果是职工医保是可以报销70%的。
举个例子:
如果选择一代试管婴儿手术,大致会经历这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