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很多家庭一直奉行着“穷养儿,富养女”的教育态度,尤其男孩家长认为穷样可以锻炼其意志、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但其实穷样并不意味着苛刻,当孩子张口问你要钱时,你不同的态度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同样10块钱,两个父母的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个孩子的遭遇小宇上小学五年级,每周的零花钱是5块钱,
有次小宇张口问妈妈要10块钱,表示上次同学请自己吃了零食,这次轮到自己了。妈妈听了后认为孩子这是攀比心、虚荣心,于是决定不给,尽管小宇解释了很久,妈妈拒绝甚至严厉批评了一顿。
之后小宇一直不能理解,一直觉得自己很卑微,感觉自己丢掉了不仅是面子,还有在父母心中的信任感,同时心里对金钱也产生了极度的渴望,莫名生出了偷钱的念头。
第二个孩子的遭遇小军同样也是每周零花钱5块钱,朋友分享零食,自己想要请回同学,于是张口问妈妈要10块钱。妈妈听完小军解释后表示“你懂得得人好处补偿回去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你这个星期的零花钱已经给了,10块钱可以给你,但要从接下来两个星期里扣除”
并且妈妈希望你懂得一个道理,同学好意你接受了就要偿还回去,但是花销很大的好意,妈妈希望你自己衡量,你是否有能力补偿回去”!
之后小军心里对金钱的认知逐渐清晰,学会了计划用钱,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会理财。
这两个经历我们看不出家庭状况,但是我从第一个经历中看出了“贫穷”,一种孩子精神教育上的“贫穷”,当孩子合理请求一些金钱上的要求时,正是父母传授孩子金钱价值观的黄金时期,错误或者不好的观念,对孩子价值观、金钱观的影响是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