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说,孩子就应该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别说孩子,就算对于大人,也有很多关于快乐的鸡汤,譬如,世间走一遭,开心快乐最重要。譬如,我来这个世上,不是来辛苦找工作的,是来享受生活的,等等等等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取得成功的事情是追求快乐,成功永远来自于追求财富和权力,追求价值感,追求社会地位,追求别人的关注和巨大的社会认同感。快乐来自于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而不来自快乐本身。
真正的快乐都是成功的附属品。
把快乐当做人生信条和价值去追求的话,只能证明自己太平庸,太碌碌无为了。李嘉诚快乐么?李嘉诚有几千亿,还每天坚持工作,他快乐么?快乐。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刘宪华,加拿大籍华裔流行乐男歌手,精通汉语,英语,法语,韩语,日语,法语,泰语和粤语等8个语种,马不停蹄的全世界跑着路演,那么多粉丝跳着脚,哭着喊着爱他,他快乐么?肯定快乐。但他们这种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成就感,来自财富和社会地位,而不是穷开心
人一辈子总是要做点事情的,有价值的人生要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但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很难做成的,都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一个清华的学子,在考上清华之前,不知道要做多少试卷,更不要说我们古人歌颂读书的悬梁刺股之类的了。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时候是汲取知识最快也是最好的年华,考个好大学,站在舞台上灼灼生辉的接过吉他弹唱的一等奖奖杯,这些人生的高光时刻,快乐么?指定特别快乐,成功了就快乐了。但我不相信孩子做试卷的时候快乐,我更不信孩子每天枯燥的练习音符弹唱的时候是快乐的。过程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孩子不用每天都练习的时候快乐,可是怎么拿不到奖呢?
我认识一些家长,坚决信奉“快乐教育”的信条。张嘴闭嘴就是,孩子不快乐还有什么价值?基本上这么说话的人都没啥成就,因为他的快乐仅仅是自我感官的享受,没有为别人提供价值,与他人无关,仅仅属于自己 ,也不会成功。如果一个家长把这种自私的快乐当做孩子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的话,孩子必定碌碌无为。因为没有人会和一个只追求自己开心的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