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育儿知识

为什么总感觉婆婆在“抢“孩子,换个思路,其实对孩子成长会更好

常驻编辑 育儿知识 2022-07-13 婆婆   孩子   婆媳   亲情   奶奶   思路   老人   需求   妈妈   感觉   宝宝   心理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考虑到可以每天一解相思苦,小美和丈夫跟奶奶商量,希望老人能到夫妻二人居住的地方长住,识大体的奶奶也欣然同意了,不过奶奶带娃后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安逸美好,早出晚归的小美每天也只能下班或休息时和宝宝有所接触,可是奶奶对宝宝的占有欲特别强,每次要么是带宝宝外出不归家,要么说“宝宝就让我抱着,你们就别瞎掺合了”。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一位妈妈来说,每天和宝宝生活在屋檐下却相处机会不多,渐渐地,小美对婆婆的不满就愈渐加深,她甚至觉得“奶奶才是宝宝的妈妈,自己这个名副其实的妈妈就跟摆设一样”,这对于任何妈妈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其实老人对宝宝的占有欲强,除了揉进骨子里疼爱之外,占有欲的同时也有找存在感的需求心理,小美感到自己是个摆设的失衡心理正是如此。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用这个角度去看奶奶的存在感心理,一方面是宝宝和妈妈见面少更容易产生稀少型依赖,另一方面宝宝一心不可二用、有了对比后地位感会下降,老人上了年纪后其实她们很容易产生被需求心理,和宝宝在一起完全被依赖刚好可以弥补这种空缺,在奶奶带娃的存在感、和被需求心理里,建议爸爸妈妈对老人多一些认可和赞美。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经常对她们说: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您这个办法太棒了”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妈妈的感觉太幸福了”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妈妈,您辛苦了,感谢对我们一家的付出”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宝宝能成长得如此健康快乐,这都是奶奶的功劳”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赞美是对一个人的尊重认可、同时也是情商高的体现,都说“会说话的人有糖吃”,和家人之间的亲情相处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嘴巴甜一些、多说一些满足老人存在和被需求的话,会发现她们的情感就不会只盯着孩子,人心换人心,若奶奶把对孩子的执着和热爱分一些在爸爸妈妈身上,即能中和家庭成员的和谐友爱、又可以避免鸡毛蒜皮小事的矛盾产生。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四种: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成长需求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什么总感觉奶奶在“抢”孩子?当我们有这种失衡的心理时,其实主要是在于两种诱因,一种是奶奶忽略了妈妈的需求、忽略了妈妈也需要孩子的亲昵拥抱,另一方面是妈妈对孩子的未来规划未雨绸缪,在孩子贪玩的年纪安排各种辅导班、才艺班,可是小朋友的童年是贪玩而且渴望自由的,如果妈妈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比较急切,那么对待孩子的成长要求也会比较高。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和妈妈相比,奶奶的亲情之爱就比较受欢迎、符合心意了,奶奶每天只会关心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喜欢什么,一个把爱包装起来的培养、和一个把爱放在嘴里眼里的热情,在亲情的需求和亲昵方面孩子一般都向往后者,以致于亲近奶奶、疏远妈妈,成为了很多为人母心中的不平衡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这种不平衡,很多妈妈可能认为“小孩子能懂什么?还不是奶奶教的”,其实教育之路就是一条双向成长的过程,需要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为人父母的家长,教育中爸爸妈妈之所以对老人有所抱怨,也只不过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不够统一而已,这就像是舞台下的观众欢呼声不同影响节目表演一样,但“停止表演”声音高过“继续表演”时,除了要顺其民意、还要试着去改变戏剧的内容和人物情感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UkT拜客生活常识网

家庭教育和戏剧表演很有所不同,家人之间的情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成长需求,既有同种心理同种目标,建议家人之间

相关阅读:

  • 《婆婆的镯子》真镯子在哪里?石舟欣拿到的镯子是真的吗
  • 《婆婆的镯子》刘茵换镯子了吗?刘茵戴的是真镯子吗?
  • 《婆婆的镯子》大结局是什么?婆媳过招很精彩
  • 《婆婆的镯子》结局是什么?刘茵拿到的镯子是假的吗?
  • 《婆婆的镯子》小说结局美满,刘茵收获幸福,电视剧会如何
  • 婆婆老想让我妈来带孩子什么意思
  • 《婆婆的镯子》陶红上演旗袍秀,出演婆婆引惊艳,身材依旧
  • 《婆婆的镯子》怎么说?不仅仅是剧中提到的婆媳矛盾
  • 为什么让婆婆带孩子事这么多
  • 三金买完要不要发给婆婆看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