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卜天16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一年级读的爱因斯坦传记对他影响颇大,从中科大毕业后赴美留学,他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继续攻读理论物理,导师是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史蒂文·温伯格。
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从张卜天读研时就认识他,十几年中一直有往来。在他的印象里,张卜天敏感、聪明、勤思好问,他认为张卜天拥有当今国内学界极为需要的才能,即通过直接掌握、再现和消化国际学界的成果,来切实推进我们自己的探索。
历时多年,苦心孤诣,张卜天逐步在国内建立起西方科学史译著的一块高地。在他看来,“我研究科学史不是因为喜欢科学,而是因为科学对于理解世界太重要、太基本了,你不可能抛开科学来谈几乎一切事情……”
关于这个译本和张卜天的译作
网友说:
译文如丝般顺滑
目前读到的最精彩的科普书籍,过瘾!
译文如丝般顺滑。
立刻找他的译作看。
准备下单将他译的书都买了,余生慢慢看。
高中的时候读的最影响深刻的几本书都是张卜天译的。
吹爆张卜天,我基本上是他的书迷,翻译的内容进路极有价值,顺着每个章节的注释都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
买了好几本张先生的书,以为张先生都是60-70岁的老学者。没想到这么年轻。真羡慕他。
译者的水平也是相当高,各个专业的名词和翻译做到了统一,最爱译者的一点是,会把很多专业名词的英文或者希腊原文注释出来,方便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深入了解。
从数论到拓扑、相对论,从量子物理到核物理与热运动,甚至涉及基因与遗传,最后放眼宇宙。目前读到的最精彩的科普书籍,过瘾!
——豆瓣、微信等网友评论
连小孩也能读懂
好读:生动的语言,趣味的方式
孩子和家长都应读的一本家庭科普藏书
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想把现代科学中最有趣的事实和理论收集起来,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将今天科学家所看到的宇宙的总体图景展现给读者。
在实施这项粗略的计划时,我并不想事无巨细地讲述整个故事,因为我知道,做任何这样的尝试都不可避免会写成一套多卷本的百科全书。
不过,我所选择讨论的各种主题简要地涵盖了整个基础科学知识领域,没有留下什么死角。
由于书中的主题是按照其重要性和趣味性而不是简单性而选择的,所以对它们的介绍必定会有某种不均衡。书中的某些章节非常简单,连小孩也能读懂,而另一些章节却需要集中精力去研究才能完全理解。
——乔治·伽莫夫
书中很多知识都和高中各教科书能串得上。作者说是原本是打算写给孩子的,这本书比较适合中学生,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科普读物。
数学,几何,坐标,空间,相对论,量子力学,化学,熵定律,生命之谜,宇宙起源,一本书包罗万象。读到得有点晚,将来小孩子读不晚。
——网友评论
在这本书中,乔治·伽莫夫用生动的语言将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内容巧妙融合,并以一种通俗易懂、充满趣味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徜徉在科学的殿堂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启迪科学的梦想。
长剑变成小铁钉
空间和时间相对论:空间收缩效应
空间收缩效应虽然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几乎未受注意,这是因为与光速相比,我们在日常经验中遇到的最高速度仍然微不足道。
例如,一架时速超过600英里的喷气式飞机,其长度只减少了一个原子直径那么长。就连时速超过25000英里的100米长的星际火箭,其长度也只是减少了百分之一毫米。
不过,如果设想物体以光速的50%、90%和99%运动,其长度将分别缩短为静止长度的86%、45%和14%。
所有高速运动物体的这种相对论收缩效应可见于一位不知名作者所写的一首打油诗:
菲斯克小伙剑术精,
出剑迅速如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