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叫“宝宝”叫到几岁最合适?我对叫“宝宝”这个做法一直怀有偏见,希望家长朋友们宽容我的个人观点,但愿不会影响您的心情。
我认为,称呼也是暗示的力量,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和“独立意识”,容易在潜意识里给孩子留下幼稚的依赖感,按照时下的说法是,容易把孩子宠溺成“妈宝男”“啃老女”“巨婴”。所以,我不赞成孩子7岁以后,还叫“宝宝”,我认为这算是一种心理上的一次“断乳”吧。
我对叫“宝宝”这个做法有偏见,主要来源于我父母的家教风格和我们整个家族的育儿家风。
我父母都是生于上世纪初的人,是民国之风盛行的年代,很多时候说是民风淳朴也不为过。我小时候那年代,每个人都起个大名,也起个小名,但小名叫到上学就停止了,然后无论在家里家外都喊正式的大名。那时候,没有人管孩子叫“宝宝”,也许我孤陋寡闻吧。
我们家族的这一代和下一代管孩子叫“宝宝”的时候很少,叫到上学就再也不叫“宝宝”了。
我曾委托朋友在妈妈微信群里做过调查,其中一些妈妈观点和我一样,叫“宝宝”叫到上学就停下来。
其中有一个妈妈说得特别生动有趣。女儿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对女儿说:“你上学了,就是大人了,你要独立的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学校生活了,妈妈不再管你叫‘宝宝’了,以后妈妈要叫你的名字了。”女儿天真的问妈妈:“那我以后不再是妈妈的‘宝宝’了吗?”妈妈说:“不管你长多大,永远都是妈妈的‘宝宝’,只是不能叫出来了,叫名字是提醒你已经长大了。”孩子又问:“那以后我长奶奶那么大岁数了,还是妈妈的‘宝宝’吗?”妈妈笑着说:“是的,无论你长多大,在妈妈心里永远都是‘宝宝’,但你是已经长大了‘宝宝’,可以独立面对生活的‘宝宝’。”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聪慧的妈妈。
看来,我并不孤单,很多家长和我观点一致或接近,您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您对本话题有兴趣,请读我另一篇微头条,“妈妈管儿子叫‘宝儿’,叫到27岁,儿子跳楼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