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宝宝出生到满6个月之前,因为宝宝还小,抵抗力也不够,是父母养育最辛苦的阶段。
有些宝妈认为,母乳喂养最方便,在家哺乳和出门都省事,奶粉喂养的宝宝则不同,出门都需要带着奶粉,实在太麻烦了!
然而,母乳喂养的辛劳,却很少有人能看到,宝妈不但要24小时待命,随时给宝宝供应“口粮”,妈妈夜里还经常要给宝宝喂奶,真的是苦不堪言!
奶粉喂养的宝宝不挑人,其他家人可以代劳照顾宝宝,但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管是吃奶,还是睡觉,很多情况下,都只要妈妈。
相比奶粉喂养的宝宝,母乳喂养的宝宝,明显更费心。
如果宝宝只是夜里吃奶也就算了,宝妈还发现宝宝最近总是吃奶后又睡着,5分钟后又醒了,让宝妈觉得备受折磨!
宝宝是没有吃饱,还是母乳不够吃了?宝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宝宝喜欢折腾妈妈,而是因为这5个原因。

为什么宝宝吃母乳就睡觉,放在床上一会儿又醒来?原因很暖心
一. 奶睡养成的坏习惯
“奶睡太轻松了,宝宝一吃奶就睡了,我还乐得清闲。”
然而,当宝宝习惯奶睡后,妈妈却叫苦连天。“一个晚上起来7-8次,我都没有办法睡整觉,简直太糟心了!”
吃母乳的宝宝,吃奶10分钟后睡着,过一会又醒了,都是因为奶睡惹的祸。
奶睡的宝宝,喜欢一边吃奶,一边打瞌睡,把吃奶跟睡觉混淆在一起,宝宝既吃不饱,也睡不好,更会影响妈妈跟宝宝的睡眠质量。
如果宝宝夜里能睡4-5个小时,意味宝宝能睡整觉了,妈妈可以给宝宝断夜奶了。
断夜奶后,宝宝就不会在夜里边吃边睡了,宝宝睡眠质量也会提高,父母带娃也会更轻松。
如果夜里要断夜奶,拒绝奶睡的话,妈妈最好是睡前一个小时,让宝宝吃饱,能减少夜里宝宝醒来的次数。

二.缺乏安全感,贪恋母亲的怀抱
对于新生儿来说,子宫外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外界嘈杂的声音和陌生人,都可能让宝宝觉得害怕。
宝宝的视力发育需要时间,宝宝在3-4个月后,才能分辨出妈妈,但是在这之前,宝宝能看到的是模糊的人脸,而带有独特母乳香味的妈妈,就是宝宝想要依赖的人。
很多时候,宝宝并不是因为饥饿而吃奶,而是想寻求妈妈的关爱。
当宝宝在吃母乳的过程里,他能感受到妈妈怀里的温暖。
低月龄的宝宝,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关爱,只能通过哭声和肢体语言来表达真实的需求。
妈妈的怀抱,让宝宝觉得有安全感,吃奶时,也更容易入睡。

三. 吃奶是一项体力活
宝宝吃奶有多狠?“用尽吃奶的劲”是最贴切的形容,尤其对于月龄越小的宝宝,吃奶就越耗费体力。
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每天需要8-10次,每一次吃奶,宝宝都需要消耗不少体力。
低月龄的宝宝,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会增加,但是因为胃容量的增大,吃奶也依然会让宝宝觉得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