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之前还和老公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男孩,看上去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却没有去上学。

在我了解她家的情况后,突然觉得之前自己的种种抱怨,是多么的狭隘和自私。
这位平凡的妈妈,承受了多少委屈和难过啊!
疫情的封闭管理,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我也和楼上的姐姐,没事就聊聊天,我对她的故事,也了解得越来越多。
03
她姓袁,孩子叫毛毛。
袁姐说,毛毛在3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自闭症。
她和老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为了全身心地照顾毛毛,陪毛毛看病,袁姐辞去了让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一心一意的带着毛毛全国各地的看病。
只是随着毛毛的渐渐长大,他的症状日益显现,并没有太大好转:

他经常会重复一句话;
会在人多的时候,突然冲上前,去摘别人的帽子或者眼镜;
他的眼神呆滞无神,遇到事情只会大喊大叫;
他会偶尔乱跑,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次在小区里,有小朋友当着袁姐的面,说毛毛是个傻子。
袁姐气得浑身发抖,但她还是耐心地和那个小朋友解释:“毛毛不是傻子,他只是生病了,等他的病好了,他就能和你们一样了。”
自闭症家长的辛酸,不止来自外界,还有各种生活的支出,孩子的康复费用等,袁姐常年在家陪伴孩子,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她老公的工资,虽然生活过得艰苦一些,但是袁姐从未想过放弃毛毛。
没有希望,也要怀揣希望,如果当家长的放弃了,他们的孩子,就真的没希望了。

每次外出时,袁姐都会牢牢地抓住毛毛的手,生怕他跑丢,或者磕到碰到。
只是毛毛的回应都是淡漠的,没有眼神交流,也不会回应。
袁姐说,家里亲戚都劝她,让她再要一个孩子,可是她怕有了二胎后,自己没有太多精力照顾毛毛,于是她放弃了。
在毛毛八岁那年,在做过无数智力、运动、语言的康复训练后,毛毛在一个不经意的午后,在看到袁姐端着午餐从厨房出来时,突然喊了一声:“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