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 > 婚姻两性

女性避孕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常驻编辑 婚姻两性 2021-07-10删除本文 来源: 避孕

意外怀孕时在所难免的,然而,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去避免,要不然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避孕失败就要找原因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女性避孕最佳方式。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用的避孕方式怎样才能怀孕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1、子宫内放节育环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防止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而避孕成功率为95%以上。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副反应少,可以放置很长时间,甚至到绝经时再取出。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环后的3个月内环容易脱离正常位置,所以要常去做X光检查,以免环离开正常位置而带环受孕。有妇科炎症、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及生殖道肿瘤者不宜带环。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2、外用避孕药膜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降低精子的活力而避孕,成功率为96%。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阴道上皮无损伤,也不改变阴道自净作用,长期使用对身体无害,也不污染衣物。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平时要置于阴凉干燥处,以防发生受潮而影响药效。使用时不要揉得太紧太小,否则影响药物溶化。一定要用手指将其送至阴道深处,且在10分钟后行房事,若房事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还应再加放一张。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3、男用避孕套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避免精子与卵子相遇而避孕,成功率为80%-90%。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女性身体的生理无丝毫干扰作用,还可防止性传播性疾病。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型号一定要与使用者适宜。而且,一定要在房事,一开始时就要使用,破损和变质的避孕套千万不能再使用。事后须按住避孕套的上口与阴茎一并抽出,并检查避孕套的小囊内有无精液,这样才能证实避孕套确无破损。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4、口服短效避孕药和注射避孕针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通过抑制排卵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而避孕成功率为99.9%。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短效口服药不仅对女性的生理干扰幅度非常小,而且长期服用还可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出血量,缓解痛经、对皮肤有美容作用(使皮肤细嫩、减少痤疮)。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应牢记服药时间,如果漏服必须在规定服药时间的12小时内进行补服。同时,要把药品放置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而影响药效,避孕针容易引起月经不规律,如果你尚未生育最好不要采用。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5、皮下埋植药物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影响卵子的发育及成熟,影响子宫内膜的变化,使之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成功率为99.9%。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在上臂内侧做1次埋植即可持续获效,而且取出也很方便。药物剂量仅为口服避孕药的百分之几,对身体一般无大影响,埋植处既不显眼,也无不适感。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新婚夫妇,糖尿病,高血压,有血栓栓塞及体重超过70公斤的妇女不宜采用。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6、安全期避孕法: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孕机理: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避开排卵受孕时间而避孕,成功率为70%一80%。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优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非常方便且性生活时不影响性感受。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安全避孕要点: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只适于月经周期非常规则的女性。这样女性大约是在下次月经前的14—16天排卵,在此日期前后的2-4天内不安全,其他日期则是安全的。最好偶尔使用,长期使用会很不安全。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提示: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刚分娩及哺乳妇女不宜服避孕药,建议使用避孕工具,宫内上环;夫妻性生活相对稳定者可采用口服避孕药等多种形式。ASE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吃避孕药要注意什么?哪些药物不能与避孕药同时服用
  • 吃什么能避孕?有避孕效果的食物
  • 正确避孕必知的5个秘密
  • 避孕环的副作用 女人体内塞入这物竟喊疼
  • 盘点避孕药十大贡献
  • 避孕方法 四种不科学的避孕方法
  • 避孕套的10大奇葩应用 你绝对想不到
  • 曾被人类用过的各种避孕工具
  • 女人那些异想天开的避孕观念
  • 女性紧急避孕的7大注意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