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功似西洋参而力弱,气阴不足之轻证、火不盛者多用,小儿常用。故《中国药用植物志》谓:“治小儿生虚汗为佳”。
① 脾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
② 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益气生津之功;
③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可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合用,以益气养阴安神;
④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
临床上使用的儿科消导健脾类中成药,如儿宝颗粒(膏)、小儿康颗粒、乐儿康糖浆等,都选用太子参作为君药,利用其补气生津、益气健脾之功,补而不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