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登·福特博士在调查了几位父亲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认为男人成为父亲的原因有以下一个或多个:
(1)向公众展示他的生育能力和男子气概:生育孩子清楚地证明他有性能力使女人怀孕。
(2)让父母开心:对于一个从小依赖父母的男人来说,生孩子也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成熟,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在想象,如果他们有了自己的孙子,那该有多幸福!
(3)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对于有上进意识,努力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但又不满现状的男性,养育孩子可以让自己的形象更上一层楼。“成熟”、“负责”、“稳重”的光彩。他相信他会更受上级赏识,更有可能得到晋升,因为他提供了证明;他现在是一个稳定的已婚男人,而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4)向妻子保证他爱她,对她一往情深:这可能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想要孩子让他的妻子开心。帮助她完成女人的使命——他是这么想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一般要等到夫妻关系破裂后,男方才发现妻子原来是在为一个母亲的责任而烦恼。她认为孩子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快乐。现代女性越来越同意离婚后放弃孩子。
(5)安全感:男人觉得有了孩子可以让他们的婚姻更加牢固。尤其是当他觉得自己的婚姻不稳定的时候,他可能很快就要孩子了,因为他相信妻子离开自己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6)想象永生:想要儿子往往是传宗接代。另外,这也是历史上曾有某姓家族的铁证,后代下意识地繁衍后代,成为保证他永生的最好方式。
(7)养儿防老:这个动机源于一个迷信:生儿育女可以防老寂寞。或许甚至希望有一天,当他老得不能照顾自己时,他的孩子们会来照顾他。
(8)孩子可以作为间接攻击对象:他可能会下意识地把孩子作为间接攻击对象,把对妻子的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在这些情况下,孩子成为婚姻冲突或冷战时期的出气筒。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孩子往往是被指责的对象。但同时它们又是一种中和剂,可以转移婚姻关系中可怕的无聊和烦恼。
(9)消除自我厌恶:男人如果沉溺于享乐,就会责怪自己自私、不成熟、无耻。这种男人想通过做父亲来改变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是一个关心别人胜过自己的男人。
做父亲对他来说很刺激,他觉得这是人们认为很充实、满足、快乐的事情,而他的实际生活让他充分参与其中。
博士Goldenberg还认为,许多(所有年龄段的)男人出于错误的原因想成为父亲。他说:“我不认为在这个时代,孩子不一定是促进家庭存在的必要条件,男人生孩子的‘正确’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刺激作为父亲,觉得这是人们心目中充实、满足、快乐的事情,而他的实际生活也让他充分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