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科普中国曝光了“仿瓷碗”的内部,称这种平时很常用的碗,却可能对身体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同时,央视等媒体也都纷纷进行报道,称仿瓷碗使用不当,会让它变成“夺命碗”,而且已有多人中招。
我们来看案例:
2017年3月,贵州一家医院里,接诊了一名年仅1岁的女童,出生时很健康,也不具有白血病家族遗传史的她,却突然确诊了“淋巴性细胞白血病”。
经过询问,医生得知女童家长一直用“仿瓷碗”给孩子吃饭用,经过化验,确认是女童长期使用的不合格仿瓷碗,让她不断摄入甲醛等有毒物质,从而患上了白血病。
女童父母得知真相后,痛心疾首,悔恨不已,然而结果已经发生,再怎么后悔也是为时已晚,只能想办法去给孩子治病,尽力延续孩子的生命。
类似的案例还有:
2013年,吴女士有一个一岁大的女儿,为了方便喂饭,她也选购了一款网上热销的仿瓷餐具给女儿使用。
可是,孩子使用这种餐具没多久,就频繁出现发烧、乏力、骨头疼痛等症状。吴女士急忙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不幸的是,经过医生确认,孩子患上了“淋巴性细胞白血病”。
一开始,吴女士认为她和老公家里都没有相关的遗传史,一度怀疑医生搞错了。随后,经过多次检查,但结果都是一样,于是,为了排查原因,医生对此进行多方调查,最终确定罪魁祸首竟然是孩子长期使用的仿瓷餐具。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
正是因为多个悲剧发生后,很多媒体便开始测评“仿瓷碗”,结果发现,即使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仿瓷碗,它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还能顺利上市呢?
关注科普探秘馆,每天涨知识
我们先来看看,仿瓷碗是如何变成“夺命碗”的?
其实,仿瓷碗是通过特殊的加工制作,使其外观看起来和瓷碗差不多,但是它却不易碎,要比瓷器更加坚固耐用,因此,这种碗一经上市,就夺得了人们的喜爱,除了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用这种碗之外,在不少餐馆,店家给食客们使用的,也普遍是仿瓷碗。由此可见,仿瓷碗在我国的覆盖率有多高。
除此之外,仿瓷碗的价格也很便宜,即使是个头大一点的汤碗,若是批发购买的话,单个价格只需1-2元左右,即使是家长给孩子购买的,看起来更精致,标注着正规生产厂家的仿瓷碗,几十元也算是仿瓷碗里的高档货了,因此,在人们不知道仿瓷碗就是“夺命碗”的时候,这种碗的确是物美价廉的代表。
那么,仿瓷碗又是如何化身成“夺命碗”的呢?
为此,央视曾经做过相关实验,发现即使是来源正规的仿瓷碗,它的材料也是在加热后,很容易释放出三聚氰胺、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密胺树脂”。
正常情况下,若是不往碗里放过热的食物,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不会轻易“放毒”,只是,很多人都会用这种碗来装热汤、热面等食物,这样一来,经过高温的冲烫,“密胺树脂”中的有害物质,就会一下子被释放出来,自然,人体长期使用,特别是婴幼儿长期使用,随着身体内的毒素慢慢积累,就很容易出现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