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是党的领袖关于青年工作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著,是全国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工作者在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收到的珍贵礼物。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学习,我们开设此系列,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收录的60篇重要文稿逐期刊登阐释助读文章,和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共读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篇”,共话共悟党的领袖念兹在兹、深厚绵长的“青年情”。
——————————
篇目介绍
《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是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他指出,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要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金句精读
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反对浪费”,总书记还这样讲过: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在新华社《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
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勤俭节约”,总书记还这样讲过: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学习笔谈
“节约粮食”该怎么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大到国家重要政策,小到家庭亲子教育,大家都越来越认识到“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但是,娃娃毕竟不是大人,同一件事,在大人中“抓”和在娃娃中“抓”,肯定有很大区别。不顾这些区别,简单照搬套用,无论是推进工作还是培养孩子,效果肯定不理想。
那么,从娃娃抓起,到底该怎么抓?8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的精辟论述,给了我们权威答案——不仅指导我们如何在青少年中开展节约粮食教育,而且启发了我们开展青少年教育的一般规律。
认真学习《论党的青年工作》所节录的这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能够发现,关于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三个环节——
第一,明是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列举了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现象,批评了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指出“中国文化”“陋习”,强调“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灌输,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节约粮食教育,源头是要帮助青少年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夯实自觉、主动节约粮食的思想根基、情感根基。
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正是辨别是非黑白、认清善恶美丑的关键时期。教育孩子,要特别重视在各个领域、各种事上耐心讲清“对”和“错”,把好了这个阀门,就能在未来的人生岁月中事半功倍,就能真正激发很多“育儿宝典”所传授的“内驱力”。
第二,养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强调的正是从身边抓起、从日常抓起的习惯问题。科学家统计,人每天70%以上的行为决策是由不需经过过多思考的习惯所决定的。可以说,习惯塑造人生。教育青少年节约粮食,有态度、有决心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长时间塑造使之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到那时候,“节约”就能真正成为一辈子不变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