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瘙痒和干皮症,几乎是所有湿疹患者的共同临床特征;
(3)抓痕、炎性皮损(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脱屑)、苔藓样变,是最主要的皮疹类型,且往往共存。
3.湿疹该如何治疗?
(为了孩子的健康,如您的孩子出现湿疹,请至医疗机构就诊咨询,本文仅供科普了解,切勿耽误病情。)
(1)寻找病因和诱发加重因素:
①食物,主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原检测、饮食回避和激发试验来针对性回避过敏原,并注意保障营养;
②汗液刺激,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患儿应勤洗澡,去除汗液的同时,减少皮肤表面变应原和微生物的刺激;
③物理刺激,包括衣物、空气干燥、护理用品等;
④环境因素,包括特定季节的吸入性变应原、有机溶剂如甲苯等;
⑤感染因素,发生细菌/真菌感染时,在明确感染后应针对性治疗;正常清洁皮肤可减少微生物定植,应避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⑥情绪,缓解压力、紧张等不良情绪;
⑦搔抓,避免搔抓,打断"瘙痒-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
(2)基础治疗:
![](http://imgq8.q578.com/ef/0922/29940c38383a2494.jpg)
即修复皮肤屏障和保湿,保湿润肤被认为是湿疹治疗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
①清洁和沐浴:盆浴更佳,水温32 ~ 37 ,时间5 min,最后2 min可加用润肤油;继发细菌感染时要仔细去除痂皮,使用无刺激和低致敏性清洁剂,可含抗菌成分;可在盆浴时加入次氯酸钠,抑制细菌活性,缓解AD引起的瘙痒;
②润肤剂:是维持期治疗的主要手段,应做到足量和多次,每日至少使用2次;有报道,含花生或燕麦成分的润肤剂可能会增加部分患者的致敏风险;此外,新生儿期应尽早外用保湿剂,可减少和推迟AD的发生。
(3)外用治疗:
![](http://imgq8.q578.com/ef/0922/12a662808c35fe8e.jpg)
①外用糖皮质激素:目前仍是治疗和控制各期湿疹的一线药物。研究显示,外用激素可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很多家长担心长期激素使用会对孩子长期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
A.激素有不同的剂型,大致可分为弱效、中长效,具体使用需听从医生意见。
B.皮损控制后,可采用"主动维持疗法",即在既往皮损部位和新发皮疹部位每周使用2次激素,可推迟AD的复发时间和减少复发次数,并减少激素的用量。
C.注意TCS的不良反应:皮肤萎缩、多毛、色素减退、继发或加重感染等。
②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治疗和控制各期湿疹的二线药物,是其他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的选择,但在某些特殊部位,如面部、皱褶处,也可考虑作为一线治疗。目前主要的药物有1%吡美莫司乳膏和0.03%及0.1%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他克莫司乳膏多用于中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