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什么都不想学。”
这一刻,我被儿子的麻木和冷漠深深刺痛了。
那天夜里,我看着小皓洋的视频,望着他面对镜头时滔滔不绝的样子,和那双谈论起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亮晶晶的眼睛,我才想起:
曾几何时,我的儿子也如同他那般健谈、聪慧、有天赋,眼睛里闪着光芒。
可再一想到儿子现在的模样,我终于忍不住了。
那一夜,我失声痛哭、懊悔不已。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会鼓励儿子多说“无用”的话,倾听他的声音,鼓励他表达自己;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会支持儿子多享受“无用”的时光,看蚂蚁搬家,看日升日落,看一朵花盛开的全过程,守护他简单且纯粹的快乐;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会允许儿子多看“无用”的书,哪怕它们与学习无关……
因为,现在的我才终于明白:
那些令人惊艳的天才背后,无一不站着多年如一日守护着孩子“无用”的热爱的父母。
就像作家六神磊磊在某次访谈中说的:
“小时候读金庸的小说,老师、家长都不知道金庸小说得好,当时他们跟我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读这个东西没用。
他们做了一个判断,孩子的这个爱好没用。
我当时也挺相信,觉得这个东西是没用的,但问题是谁想到20、30年之后就有用了。”
所以,相比制造有用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培育的,是心怀热爱的孩子。
因为热爱,所以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更容易成为那个天赋异禀、金光闪闪的自己。
希望看了我的故事后,大家都能引以为鉴,守护好孩子的兴趣与热爱,别再拿成绩和有用当作衡量孩子的标尺。
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活得热气腾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