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稀有猿类之一,
曾被宣布灭绝的东黑冠长臂猿,
在广西拥有一处“中国方舟”。

中国广西境内,世界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
很久很久以前,
人类和长臂猿拥有共同的祖先,
1800万年前分道扬镳,
各自开启漫长进化;
如今,我们直立行走于大地之上;
它们荡跃在树冠之巅。
而现今栖息于中国广西境内的一支,
就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
东黑冠长臂猿。

该猿群中4岁多的小公猿“老四”,此时已经完全不再依赖母猿而独自觅食
本文摄影师深入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季雨林,于秘境中守望珍稀长臂猿。
撰文、摄影:黄嵩和(广西博物馆)

她是猿群里的大女儿,也是一只未成年猿,当它长到9岁左右,毛发就会变为黄色,雄性则从生到死一直保持黑色。
猿是君子?

长臂猿是一类小型类人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周时期(公元前770-221年),中国古人已经能够区分猿与猴;《抱扑子》(公元250-330年)中有“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猨(同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的描写,这一典故为后代咏猿时所引用,构建了长臂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形象”;在明朝中期的文献中存在大量关于长臂猿的纪录。

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石山季雨林深处危机四伏
长臂猿的分布区北抵甘肃庆阳,南至海南昌江,东到浙江镇海,西达云南陇川,在东南沿海、广东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都有着广泛的分布。

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中越交界、桂西南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是中国14处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唯一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中国G1群东黑冠长臂猿的栖息地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相连。

喀斯特石山深谷里,一株盛放的带叶兜兰
清朝时期,中国人口大规模增长,大量森林被开垦成农田,长臂猿的分布区急剧退缩。

短尾猕猴跑到大青树上“偷食”长臂猿领地的果实,偷盗过程中对周边十分警觉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只有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仍然有长臂猿的记录。

雌性黑冠长臂猿F3荡跳在红叶绿叶之间,山里的秋冬季正在临近
目前,长臂猿在中国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其中,曾分布于云南的北白颊长臂猿和白掌长臂猿已多年不见踪迹。

猿群的老三与母猿F3坐在一起,左边的小猿的目光正寻找成熟果实,而右边的母猿的目光则关注着她的小儿子“小五”活动的方位。
海南长臂猿数量仅有30余只;
天行长臂猿不到150只;
即使数量最多的西黑冠长臂猿,
据最新报道也仅有1400只左右。

母猿F3怀里的这只幼猿出生于2019年10月,截止2021年9月,它仍是中国境内的第33只东黑冠长臂猿。
东黑冠长臂猿是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曾一度被认为已从地球上灭绝。

东黑冠长臂猿和其他长臂猿一样,最显著的特征是长长的四肢,上肢长度是下肢1.5倍
2006年,香港嘉道理保育团队和靖西市(时为靖西县)林业局组织的调查队在中越边境的壬庄乡邦亮村再次发现东黑冠长臂猿的身影。这是21世纪长臂猿保护领域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保护组织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