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雾天气,东黑冠长臂猿猿群基本不会大范围移动——图为猿群里的三儿子趴在树枝上,刚睡醒
(※我选择跟踪的猿群是相对来说拍摄条件算最好的一群,只要能听到它们的鸣叫便会知道大概它们所处的方位,我把它们称作黄连猿群。据专家介绍,黄连猿群“家庭”建立于2010年,家庭基本结构为“一夫两妻”)
这只东黑冠长臂猿,是“黄连猿群”里唯一成年雄性
为了保护这些仅存的东黑冠长臂猿,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9年成立了邦亮长臂猿省级保护区,并于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猿群里贪玩的四儿子不愿离开这棵构树,之后被母亲强制带离
目前,中国东黑冠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已从最初的3群19只增加到了5群33只。据当地村民讲述,在邦亮村,一直以来都能见到长臂猿的身影,听到长臂猿的啼叫。
秋天,东黑冠长臂猿在结满果实的岭南酸枣树上觅食
雌性头冠部的黑色延伸至背中部,这是东黑冠长臂猿最重要的物种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正式立法保护野生动物之前,它们常常成为猎人的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加上政府立法加大保护力度,数十年来这里几乎无人涉足,而长臂猿自古以来都远离人类,栖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距离村庄最近仅6公里的黄连山弄已变得无路可走,坎坷难行,东黑冠长臂猿栖息的核心地带,又逐渐恢复到20世纪初那样的原始风貌。
黄连猿群目前拥有8名成员,“一夫两妻”和4个“男孩”一个“女儿”
大公猿对F3这位新晋母亲十分关照,常常伴随左右
10个月之后,我再次进山探望“黄连猿群”时,大青树上,父子俩专注地打量着镜头
冬末春初是山里青黄不接的季节,母猿F3为了保障充足的奶水极力寻找着构树芽苞。
东黑冠长臂猿的拍摄难度超乎想象——时间跨度为3年,共计280余天,南宁到靖西往返2.4万公里;在山里,攀爬3000公里,雇请人工600余次;蜈蚣、蚂蝗、毒蛇、滚石、雷暴天气困难重重。
请看清楚了,这是一片叶子和一只昆虫(叶樇xiū)
摄影师工作照
温顺的棱皮树蛙在雨林中得以生存的“法宝”是它高超的伪装技能。
大青树上,这只果子狸吃撑,需要片刻休息后才能活动
凭祥睑虎
保护区护林员黄天助(台叔)正在观察长臂猿的行踪。10多年来,他见证了这一物种的缓慢增长。
孤寂山野,
煎熬灼心,
亦如一趟修行。
这只巨松鼠躲在大青树附近观察着猿群动向,时刻准备逃跑
附近松鼠吵闹声把小公猿“小五”吓得不轻,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
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夜行者,黄嘴角鸮
凤头鹰
一只蛇雕停留在猿群周边寻找机会,它是这一地区最大的猛禽,算是东黑冠长臂猿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