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
天池水顺着乘槎(chá)河奔流而下,孕育出三个水系——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条水系像人体脉络一样延伸到东北平原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广袤土地。
(滑动下图,查看长白山“云顶天宫”全景)






据气象记录记载,长白山主峰一年大雾天达260天之多。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达到22℃即表示气候进入了夏季,而长白山主峰山体达不到这一定义的温度,因此,长白山“长冬无夏,春秋相连”。

(滑动下图,查看长白山“雨后初霁”全景)






这里的无霜期不足60天。正是这短短的60天,逼迫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拼命吸吮阳光、雨露,使出浑身解数抓紧时间生长、繁衍,完成生命传承。

长白耧斗菜

高山罂粟

毛毡杜鹃

牛皮杜鹃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是东北亚地区唯一、也是中国唯一典型的极地自然景观类型。这里的苔藓地衣与北极地区的相似度达96%;这里甚至还有一些北极来客,如仙女木、小白花地榆、倒根蓼等。
(滑动下图,查看“苔原锦绣”全景)





海拔2000米以下的长白林海则是一片生机盎然。昼夜悬殊的温差让森林与河流在清晨云雾蒸腾。充沛的食物、不被打扰的栖息环境,让生命在这里茁壮成长。
夏天的尾声里,阳光仍然炽烈,仍然是一切生物贪婪吸吮的核心能量。
(查看下图,查看天池火山口四周绿意盎然)





秋
可能是一场秋霜,更可能是一场不期而遇的初雪,高山苔原带变成了红地毯,森林中的树叶变得五色斑斓起来,这是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此时的长白林海被当地人称为“五花山”。

“五花山”
(滑动下图查看秋季长白林海)





这里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变化带。从长白山的山脚到山顶,2000米的垂直高差内,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北极圈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类型: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