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下图,查看秋季长白山的景观带)






秋天的岳桦林

经过一个春夏的光合作用,森林开始减缓直至停止自己的生长,它们会最先感知到气候的变化,冬天即将来临。

秋至绿渊潭

苔原初霜

凇染秋林
郁闭了4个月的林冠重新打开,久违的阳光再度照射到森林的地面上。诸如侧金盏花这类早春短命植物经过一个夏天的休眠,开始重新捕捉阳光的能量,萌发生长。在大地封冻之前,它们会钻出地表1-2厘米,但绝不会冒失地长得太高。作为本土植物,它们知道这里严寒的厉害,深晓这里季节的脉搏。

萌发的侧金盏花

凛冬将至
冬

长白山,这座中国东部南北走向的大山,在挡住太平洋暖流向内陆进发的同时,也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侵袭的寒流。一寒一暖两股力量在此交汇,频繁变幻,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年降水日达209天,积雪日数达200多天。

西坡峡谷
(滑动下图,查看西坡远山全景)





气象资料表明,在中国众多的山脉之中,除了那些海拔极高,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外,长白山山顶的积雪期在全中国是最长的,最高纪录长达275天,也就是说一年之中足足有9个月积雪不化,“长白山”这个名字就是对其最朴素的描绘。


冬天的长白山是一派银色的极地景象,皑皑白雪掩映下,黄褐色火山岩偶露峥嵘,几十处温泉从冰雪世界中汩汩流出,才让人想起这不但是一座圣洁的雪山,更是一座火山。

温泉雪
这是它最漫长的季节,蛮荒肃冷,漫山遍野非黑即白,而看不见的生机却在厚厚的积雪下面潜伏。
(滑动下图查看严冬中的山)






一年的季节轮回,物候递变,生物间复杂而神秘的演化关系在四季之歌中铺陈展开。这种演化关系是维系长白山生态结实而真切的纽带,也是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与相互适应的结果。
这首长白山四季之歌,不是物候的咏叹调,而是它的宣叙曲。这些物候,逐年往复。但这种往复,不是一成不变的闭环式循环,而是以我们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呈螺旋状向前推进着。
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