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头亚洲象在云南曼老江边短暂修整。尽管亚洲象已学会使用人工铺设的道路和桥梁,但大型工程都不可避免对当地野生动植物产生消极影响。保护亚洲象的关键之一,在于为它们提供足够大、完整、人为干扰少的栖息地。

去往莲花塘途中,一片繁盛的植被。莲花塘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搬迁后,逐渐变为“撂荒地”;如今,当地保护区管理局组织人工清除杂草,种植大象喜爱采食的野生植物,希望这里成为大象新的“活动基地”。
本图摄影:李玮
老年雌象(祖母象)在象群中地位仅次于族长;是年龄18到30岁、生育过1至2头小象的年轻雌象,是象群的“分舵主”,在象群里带领着自己的家庭单元,佼佼者还能成为未来的族长;小象是整个族群呵护的对象,每天的任务除了吃饱喝足就是玩耍。小象会在15岁左右达到性成熟,雌象继续留在族群中,小公象则会被逐出象群去开辟自己的新生活。

出生一个月的小象,刚出生时小象无法获取食物,只能吃母亲的奶水
本土摄影:夏德锐
象群中的雄象“种公”,往往只有一头,与象群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守着象群保持交配权,并在关键时刻出现护卫象群;成年雄象大多时间会选择独居生活,在人类面前也会更多表现出淡定和自信,但大部分情况下,不会主动惹事。

两只玩耍嬉闹的雄性亚洲象,它们的门齿(象牙)终生不断生长,且永不脱换;雌性亚洲象的象牙则不常突出口外。
每次观察野生亚洲象,我都很难用看动物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它们有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智慧,有时甚至称得上狡猾;外表巨大、粗老,内在却敏感、细腻,甚至还有些小气;它们是野象,但它们一直有家,对每个家庭成员都不离不弃;它们看起来很萌,眼神里透着温柔,却是真正的猛兽。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减少人类与象的接触,附近村庄建立包围式防象栏。
本图摄影:夏德锐
由于象群食量巨大,很难有一个固定的区域可以持续养活它们。为了更好地生存,象群必须经常“搬家”。我不止一次全程观察它们为到达一个新的区域而穿越人类的活动区,在我看来,它们的行动甚至可以说是充满“谋略”。象群选择通过的时间,一般是晚饭时天黑前后,地里劳作的大部分村民都已返回村寨家中准备晚饭,路上只有零星的车辆。

夜色中聚集的大象若隐若现
亚洲象对水有着特殊的依赖,象群把集体泡澡当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享受。面对流淌的河水,小象会首先经不起诱惑,迫不及待冲进去,一泡就是半天。东南亚驯象人就有这样的传统,把给象洗澡当作是大象辛苦劳作后的犒劳和奖励,和食物同样重要。

为了让象群安全地在河里泡澡,族长和雌象并不轻松,它们会轮流站岗,保护象群的安全。由于野象频繁泡澡,河里的水族也能躲过人类的过度捕捞,得以休养生息。作为旗舰物种,保护亚洲象就是保护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所在。

与亚洲象共享一片生境的兰花螳螂
摄影:严荼

坡普竹叶青。亚洲象被称为“雨林工程师”,它们在林中穿行开辟出“象道”,为雨林的健康、新陈代谢和林下植物更新迭代,以及林中小型动物的活动创造条件。
摄影:严荼
野象也是以食为天,大多数行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吃喝。这对象群族长来说是个巨大考验,它必须合理规划安排,把象群带到可以足量采食的区域。一个十多头的象群需要数吨重的食物。

象群游荡过的玉米地
本图摄影:夏德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