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最新发布的一项科研结果指出:
地球最大的一类生物:须鲸,
(包括座头鲸、露脊鲸、蓝鲸等),
它们的饭量要远超人类以往认知——
3倍量,一天16吨!
这是让人“吃鲸”的数据,
它们常常觅食于百米级的深海,
却稳稳处在“干饭人”的世界巅峰。

座头鲸(摄于美国加州)能够排出非常大量富含铁的粪便,这对海洋养分循环至关重要
摄影:JOHN DURBAN
为了得到准确答案,《国家地理》探险家Matthew Savoca与国际合作者们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利用追踪技术,给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的7种须鲸(共计321头,包括座头鲸、蓝鲸、长须鲸、弓头鲸、南极小须鲸、布氏鲸和北大西洋露脊鲸)配备了跟踪装置,还借助无人机测量磷虾的聚集情况。

研究中,一头被标记的座头鲸冲出水面觅食,它们通过嘴里的鲸须板滤食小猎物,要观察它们的食量并不容易,须鲸常在几百米深的海底觅食,并且会在一年中的几个月持续觅食,而后又会自我禁食。
摄影:MATTHEW SAVOCA
11月3日,《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远超认知,须鲸的食量是人们原以为的3倍。以蓝鲸为例,它们每天平均摄入16吨食物。之前科学家以为,须鲸每天的食量仅占体重的5%以下;而此次研究发现,被标记的须鲸每天吃掉磷虾的重量要占其体重5%-30%。

俯瞰地球生物中最强大的“造粪机器”,美国加州科尔特斯海(Cortez)一条长25米的蓝鲸
摄影:FLIP NICKLIN, MINDEN PICTURES
爱丁堡大学海洋科学家Sian Henley表示,该研究证明须鲸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样远超我们之前认知,已知14种须鲸的粪便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成为“干饭界最强王者”的主食,
一定也是食材类的“最强王者”——
磷虾,
它们虽然微小,
却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
以及整个南极食物网的核心。
大到鲸目、小到企鹅,
全部依靠磷虾提供食物来源。

新西兰南岛附近海域磷虾群
摄影:MARIA STENZEL,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磷虾不会因为鲸的大肆吞食而减少,反而会增加数量,两者互相成就。20世纪初的工业捕鲸时代,须鲸近乎灭绝,而南极附近海域的磷虾也变少了许多。鲸粪是海洋中铁含量最丰富的物质,粪便会漂浮在海面,滋养微小的浮游生物;而它们正是磷虾的主要食物。鲸粪引领了正反馈循环:更多浮游植物喂饱更多磷虾,更多磷虾喂饱更多鲸,更多饱鲸排出更多鲸粪。

微小的磷虾,却是整个南极食物网的核心。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40年在南极一些海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磷虾的数量竟减少了80%。
摄影:GEORGE F. MOBLE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2019年11月,据澳大利亚新闻网报道,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蓝鲸,于该国海岸喷粪,数百升粪便一泻而出,色彩居然为鲜艳的荧光色(与磷虾体内的荧光素有关,磷虾在夜间、尤其受惊吓时会发出荧光);蓝鲸的排泄物有时也为红褐色(磷虾在南极分布广泛,1立方米海水能有数万只,它们成群结队能使海水变“红”)。



摄影:Ian Wiese

几头座头鲸盘旋在一群磷虾周围,制造出阵阵气泡来围住它们的猎物
摄影:PAUL NICKLEN
顺带一提,作为齿鲸的抹香鲸,其排泄物极为珍贵,“龙涎香”,是传说中“龙盘踞在海里时流下的眼泪”。抹香鲸的“天价粪便”也常常给它们带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