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了一个亲戚的婚礼。同桌的是一家五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个6、7岁的小女孩。
可能小女孩感到有些无聊,于是要求拿妈妈的手机看动画片,但是被妈妈拒绝了。
可小女孩不死心,开始跟爸爸各种软磨硬泡。于是爸爸有些心软了:“要不给她看会儿吧。”
“不可以!大家都在吃饭呢,不能惯着她这么没规矩。”孩子的妈妈态度很坚决,爸爸只得搂过女儿轻声哄着。
看到要求得不到满足,小女孩使出了“杀手锏”——又哭又闹的开始“撒泼”。
看到孙女哭了,奶奶赶紧把自己手机塞到孩子手上:“来来来,奶奶的手机给你玩。”然后对儿媳妇说:“这外面那么多人呢,别让人看笑话了。咱们回家再说……”
看到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再瞧瞧一脸无奈的年轻妈妈,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样的情景,在这家人之间绝对发生过很多次。
1
很多家庭都是好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而每个人的管教方式也有所不同。什么虎妈猫爸、严父慈母,再加上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的从旁协助……总之,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家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战线”。
就像婚礼上这家人,妈妈管教孩子,爸爸、奶奶却不停地“抹稀泥”。这种做法会让小女孩得到两个结论:
1. 妈妈说的是错的,因为爸爸和奶奶是支持我的。
2. 有爸爸和奶奶在,妈妈的话我可以不听。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网上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拆台式教育。
“赶紧关了电视去写作业!”
“没事儿,看完这集动画片在写也不耽误。”
“多吃点菜,不许挑食!”
“孩子喜欢吃啥就吃啥,多大点儿事啊!”
“你这个月都买了好几个玩具了,这个就不买了。”
“不就是个玩具嘛,也不贵,孩子喜欢就买呗。”
……
当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旁边总有一个人在跟你唱反调,拆你的台。结果就是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而你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也受到了挑战。
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又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呢?还不如一方不管的“丧偶式”教育呢!
2
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到过: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相互拆台。
之前孙俪就曾在微博上吐槽邓超是“绊脚石”:
底下评论中也不少家长“深受其害”:
“我老公也是。晚上女儿不洗漱,非常不听话,我轻轻的打了她屁股一下。我老公就过来说以后不要打我女儿……”
“每次我闺女犯错我教育她,她爸就会心疼说孩子好好的,你说她干嘛。当时真的好气,想连他一起打死!”
“我家是奶奶,只要我刚开始训我儿子,他奶奶立刻就冲过来护着,说孩子小,以后会明白的……”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组数字:
北京一权威机构曾对900多名中学生及其家长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家庭,采用过“红脸(哄)白脸(管)”的教育模式。
所谓的“红脸”,就是哄着、护着,安抚为主;而“白脸”则是严格管教,树立权威。
而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会有本能的选择倾向自己的那一方,利用父母对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来“钻空子”。
很多情况下,孩子会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