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关键词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顺应当今高考改革的大趋势。在现如今高考、学考、选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
1.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阐述,所以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在历史学科中一定要将唯物史观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之中。唯物史观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唯心主义相对,这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
2.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学生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将史料作为解释的依据来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并且能够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来形成分析结果。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史料的不同,要在清楚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形成不完全相同的主观认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很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并不是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是能够在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形成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记载的史料进行合理想象,将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而没有史料记载的则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来还原。对于历史事件要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客观态度,不能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认识来篡改史实。
4.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就是要求学生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去理解。时空观念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于特定的事件不能只从当前的空间出发来理解,而是要结合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理解。
5.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对目前搜集到的史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并对史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进行判断,通过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辨析整理来还原历史的本相。历史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人们要了解真实的历史主要就是通过史料,所以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各种类型的史料,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能够获取更多的史料并进行准确分析,最终研究出史料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