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想,这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上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慢慢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历史虽然远离现实,但是历史学科与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发生于过去的事实,是来源于过去的现实生活,历史学科只不过是将以前发生的事情再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借古喻今。例如,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中古代的货币——交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模拟古代的交易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贸易的烦琐,从而了解货币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这样的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