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要建立领导定期与单位职工谈话沟通制度。要随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意见要求。要防患于未然。领导要有底线思维,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大爱境界。
六是出现问题一定要问责。尤其若一个单位出现暴力事件,比如,出现职工杀害领导等问题,单位一把手一般要引咎辞职。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问责。
七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中学和小学等,要进一步完善职称晋升制度。这里笔者建议,一方面可考虑普遍放松职称晋升条件,让更多人容易晋升,减少竞争矛盾;另一方面,可考虑缩小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弱化职称激励效应。工资差距可主要体现在工龄和年龄方面。
八是在弱化职称激励的同时,如何更有效激励知识分子,应考虑主要通过加大科研奖励途径来实现。加大科研奖励是对科研人员最好的激励办法。既符合公平原则,也符合效率原则。同时,引发的职工之间的矛盾也较少。但实行这种办法,对应必须还要完善科研成果的识别制度,要严防科研成果的假冒伪劣。对弄虚作假的一定要严惩。
九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和科研院所领导班子的建设。一是对泄私愤打击报复职工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二是对嫉贤妒能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三是对任人唯亲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四是对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五是对拉帮结派的领导一定要严肃处理。上述五个方面的不好情况,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学,还是有一定程度存在,亟需全面整治。
十是一般而言,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管理制度设计,也要探索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要立足国情设计管理制度,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东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制度与国情协调,制度才能体现最优功能,这也是历史实践的多次证明。由于我们的硬要素和软要素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要素管理方式必须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十一是,在管理制度设计上,还要防止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比如,在论文问题上,不能把“不唯论文”变成“不要论文”。所谓“不唯论文”,主要是要我们正确看待论文考核问题,要看到其弊端和不足,但同时,我们还是要积极发挥好论文考核的作用,关键是要扬长避短。
作者简介:宋圭武,男,1964年10月25日生,二级教授,甘肃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甘肃省侨联特聘智库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甘肃三农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