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国家所有对农村和农业的补助,都统一归农场管理。
集体农场可根据需要,设幼儿园和小学,规模较大农场,也可考虑设中学。
集体农场职工来源:现有本村农民自愿加入,招募农业大学生加入,可分流乡镇部分干部带部分工资(部分工资根据农场效益发放)转入农场工作。
集体农场实行政社合一制度。村委会集体并入集体农场。同时,村委会集体变为集体农场监督组织。对集体农场领导班子享有监督权。
另外,集体农场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农场内部具体生产过程,也可以搞生产承包制(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但不能完全放任农户自由经营,一定要“统”与“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统”的作用,也要发挥好“分”的积极性。
如何建设集体农场,一是要科学论证,要请技术专家论证,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地等资源条件,选择最优的农场产业;二是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三是基层组织要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部曲:改制
改制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的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
(六十一)提出中国历史演进存在双紧规律
所谓双紧规律,就是制度与文化在历史过程中呈现双紧特征。具体表现:制度对人的约束在历史演进中越来越集权化;文化对人的约束在历史演进中越来越禁锢化。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是一次通过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化改造;宋明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又是进一步通过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化改造。
产生双紧规律的时间起点是秦以后。为什么会产生双紧规律,核心是儒家文化缺乏内在自觉,对人的约束仅具外在力量,而无内在力量,这需要制度集权来弥补,同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收紧人性,实现对人性的严厉禁锢,以至于甚至反人性。
但双紧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人性约束问题。双紧的一个显著标示是女性缠足的普遍化。女性缠足是集权体制与缺乏内在自觉文化互相缠绵演绎而形成的一个历史怪胎。在这个怪胎身上,既体现了专制集权的印记,也呈现了弱者生存的悲惨。
中国社会要走出双紧规律,需要建设自觉文化,核心是文化要确立敬畏意识。
(六十二)提出扶贫要着力消除不确定性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关注和探讨不确定性对贫困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可观测到的贫困都与某种不确定性高度相关,不确定性在贫困原因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M.博杜安认为,贫困本质也是一种不确定性。从不确定性角度看,越是贫困的群体,也是越脆弱的群体,其承受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弱,若扶贫越注重消除不确定性,则扶贫的福利效应会越大。
(六十三)提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方法上应注重四个维度
一是价值维;二是领域维;三是时间维;四是空间维。
(六十四)将经济学研究方法广泛引入社会问题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对慈善、嫉妒、宗教、孝、婚姻、从众、春节、忙、买贵、请客、不感恩、虚伪、权力、会议、形式主义、幸福、人生、告密、懒、红颜薄命、仇富、血缘、面子等众多社会现象进行了更深入分析和探讨,提高了对问题的解释力。
(六十五)提出道德水平与制度效率成正比例
制度运行效率与道德水平成正比例。
道德水平越高,一是越有利于制定出高效率的制度,二是制度运行越有效率。道德水平越差,一是要制定出好的制度很难,二是制度运行要高效率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