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们的满足有不同类型。有些满足具有暂时性,其带来的幸福感也必然是暂时的。如,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一场精彩的球赛,一次愉快的交谈,等等。有些满足处在暂时性和持久性之间,其所带来的幸福感也就居于中等。如,职务得到升迁、个人找到工作、收入稳定增加,儿子考上大学,等等。而有些满足却具有持久性或永恒价值,这些满足带给人的幸福感也将是持久或永恒的。如,终极关怀得到满足等。
一般来说,由于物质方面的收益永恒价值较差,所以,人们从物质方面获得的幸福感其持久性也较差。但对于生存在温饱或贫困边缘的人而言,物质方面的收益,却显示了较大的永恒价值,因为没有饭吃,生命就得不到有效延续,所以,对于贫困者而言,收入的提高或物质收益的增加,其带来的幸福感也较强。但对于已经较好解决了吃穿等问题的人而言,由于物质收入增加方面所体现的永恒价值减少,而社会地位、精神收益所体现的永恒价值增加,所以,在收入到一定水平后,人们的幸福感会更多来自于社会地位的改善或是精神产品的消费和生产。比如,富人会更在意社会地位,会更加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同时,也会更多从事一些精神产品的消费和生产,包括著书立说、演讲等。另外,为了追求社会地位,富人也可能会利用物质收益做基础,进行一些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本质也可看成是从物质收益到精神收益的一种拓展,人们进行炫耀性消费,本质是为了获取社会收益或精神收益,而非物质收益本身。另外,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需要永恒价值的满足,比如践行宗教教义等,这些能让人永久上天堂的行为,其所带来的幸福价值也将是永久的。在这种情况下,贫穷的人虽然在现世穷困而悲惨,但面对未来永久的幸福许诺,他们也可能在现世的表现是幸福而快乐的。但若人缺乏这些永久价值的满足,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其幸福感也将是不持久的。当然,对于永恒价值的认定,不同文化背景,可能有不同的认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天堂可能就具有永恒价值。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血缘的传承,子女或香火的延续,可能就是最大的幸福。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子女代表着老人生命价值的一种永恒延续,所以,子女带给老人的幸福感也将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持久的,这里尽管子女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并不好或并不尽人意,但子女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
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偏好满足的永恒性,或者幸福感会更多来自满足的永恒价值?这与人生的意义有关。人生的意义,说白了,就是个人在特定偏好下追求一生幸福的最大化。为了追求幸福最大化,根据最优边际决策法则,必然就是满意度或幸福度的分配与获得价值的永久性成正比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获得幸福的最大化,必然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获取具有永久价值的满足上,如有些人为了上天堂,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当然,人们追求幸福最大化的决策,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一是要受信息不对称的制约。二是要受情绪波动或自控力不足的影响。三是要受制度的限制。四是关于幸福行为的决策也会因个人价值观发生变化而变化。五是要受资源或收入的限制。比如,富人为什么在很有钱的情况下,仍会持续努力去赚钱,主要就是为了拓展实现幸福的更大空间。所以,人们追求幸福的决策过程,也是一个动态最优的过程,有一定的随机波动性。
总之,从幸福偏好永恒性或永久性价值出发,可以很好解释一些有关幸福的现象和命题。一些有关幸福的悖论或矛盾的命题,通过幸福偏好永恒性价值这一命题进行解释,悖论或矛盾也就不存在。如快乐踏水车效应,相对收入为什么比绝对收入对增加幸福的效用更大,以及收入的增加为什么反而可能会出现幸福度的下降,等等,其原因就是人们一般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永恒性价值事物的追求上,人们幸福度的提高,更多是取决于永恒性价值的满足,而不是短期性价值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