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踝足矫形器的适时应用有助于尖足和足内、外翻的矫正。
对尖足的干预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对肌肉、肌腱粘连、挛缩及关节的器质性改变进行功能训练以外的治疗。10余年来我们比较对此种情况辅用的各种方法,以微创针刀疗法效果最佳,付作用最小。我们观察到,一般尖足发生后几个月没有有效的按摩、牵拉及功能训练,就可有组织损伤、粘连、挛缩等发生,这也是微创针刀疗法优于主要针对痉挛的其他辅助疗法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脑瘫尖足一是要尽早用按摩、牵拉及功能训练等干预,二是如果干预1-2个月效果不理想,或就诊时尖足已存在1-2年,就要及时增加微创针刀治疗。因为不及时、有效阻抑尖足就会带来更多的异常,如尖足状态站立必须屈膝、屈髋状才能站住,如果腘绳肌、髂腰肌等已有痉挛倾向,势必促其挛缩及它们的拮抗肌废用性瘫痪;如果通过训练尖足的孩子足跟已经着地,但小腿后侧肌腱、肌肉粘连、挛缩尚未解除,立位时就会出现膝过伸来保持站住,如此时由于立位训练不够膝关节废用性松弛,膝过伸就更明显。因此早期治疗尖足,也是预防上述其他异常的有效方法。
微创针刀治疗后,也必须加强小腿前侧肌力的训练,这不仅是保持小腿后侧微创针刀疗效的重要方法,也是正确行走所必须。同时还应注意独站、迈步意识及行走平衡的训练,因为治疗尖足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起来,而且姿势要尽可能的好,独站、迈步意识及行走平衡训练是功能训练中达此目标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