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觉得自己比孩子更懂什么是孩子需要的。当父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并且坚持把它当成孩子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开始形成不信任自己的感觉。当他们无法自信的表达自己的喜好,无法从自己的感受中认识自己、定义自己,转而从别人的言辞中寻找答案的时候,他们就会越来越迷失自己。
我比你懂,这是忽视和否定,而不是爱。

6、父母千方百计地去侦察窥视孩子的隐私
有一些父母出于关爱孩子的心理,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孩子的隐私,越宠孩子的就越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孩子的隐私,就像克格勃特工一样,动不动就翻孩子抽屉看日记,打开电脑、手机看孩子QQ或微信聊天记录等,总想找出孩子的一些秘密。
还有,在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宝爸宝妈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喜欢把自己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糗的样子发到朋友圈分享,因为是自己孩子,所以不管他乐意不乐意,就只管发图。或是在亲朋好友面前数落自己孩子的不是,有时还把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糗事也给说了出来。孩子在无地自容之后,也默默地把心门对父母关闭上了。
这些本是出于爱心的做法却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逐渐长大懂事之后,往往会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父母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亲情关系的恶化。

我们应当这样爱孩子:
我的孩子们穿的和我一样多,和我吃一个锅里煮出的食物,他们的作息时间和我契合,使用和我同一种规格价位的生活用品,和我一起出门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经历各种天气变化。
我不怕孩子哭闹,不怕孩子弄脏,不怕孩子累坏,不怕孩子摔倒受伤,不怕孩子生病,不怕孩子吃亏或犯错。因为我知道,成长本身必将充满曲折坎坷,有些痛苦必须经历,有些错误必须要犯,我相信孩子自身的强韧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我的尽量不帮助,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更多的爱护自己,把尽可能多的精力,都用来高质量的陪伴他们,不抱怨不忧虑,静下心享受他们成长的过程。

蒙台梭利曾说:永远不要帮助孩子完成他认为能够完成的任务。希望父母都能够给到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不包办、不放任,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去体验生命、收获成长,这便是为人父母的你我,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父母的爱超过界限最终会成为孩子的伤害,它会同时伤害自己和孩子,请把多余的爱收起来,给孩子们更多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