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和100%到底差在哪儿?你还敢得过且过吗?

2.接受会失败的可能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不追求完美,而选择尽力就好呢?
追求完美的过程,会有很大压力,而压力对人是有害的,所以我们不用追求完美。这就像,你说锻炼身体太累了,为了不感到疲惫,人们不需要锻炼身体一样。压力只是我们在逃避的借口,况且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压力,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怎么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呢?
还有人认为如果追求完美就会遭遇失败,打击自尊心。这种心理就是,为了避免失败而选择避免一切开始。其实,失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人都会失败,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要想达到卓越,就得先接受失败。

3.向优秀的人不断学习
当你无法坚持下去,觉得领导太挑剔,太过严格的时候,就想想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吧。
斯蒂芬库里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在2016年入选了全国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成为唯一的以为入选的篮球运动员。而他的成功来自于对自己的高要求,他曾连续投进77个3分球,完全不出差错,100投94中成为NBA里厉害的3分射手。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不要急于写作,不要急于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老舍的《春华秋实》从头到尾改了10次,鲁迅先生写文章总是反复修改,不断推敲。王安石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一个“绿”字改了许久,用“到”“过”“入”还是“满”呢?贾岛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是用“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
作家们写任何一篇稿子,都会反复修改,为了一个字一个词语仔细琢磨,直到他们真正觉得满意才可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舒服的日子是得过且过,最窝囊、最让人后悔的也是得过且过。”
心灵鸡汤也讲到,“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所以,请从现在开始,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不怕失败,追求完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