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军在推翻王莽的新朝之后,拥立汉朝宗室后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刘玄为皇帝,史称“更始政权”。刘玄被赤眉军杀死后,葬于汉文帝刘恒的霸陵陵园内,据《水经注》卷八记载,刘玄墓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霸桥区毛西乡陆旗营一带。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刘玄墓的任何痕迹。

东汉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195年。东汉虽然有历经十四位皇帝,但只有十二座皇陵。因汉婴帝刘懿只当了206天的皇帝就去世,被汉顺帝以诸侯王之礼下葬。因此也有史家不将刘懿计入东汉皇帝,称其济北王。汉少帝刘辩被董卓废后毒杀,没有帝陵,后被汉献帝葬入一座太监墓中。东汉的12座帝陵,除汉献帝刘协的禅陵在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以外,其他十一座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

汉献帝登基的时候,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经过各路诸侯的纷争吞并,最终由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鼎力而存。曹操病死后,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中国历史开启了三国时代。

曹丕取代汉献帝,建立曹魏政权,定都洛阳。曹魏政权共历经五帝,历时46年。曹魏五帝分别是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废帝齐王曹芳、魏废帝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可能是因为曹氏受司马氏挟制之故,曹魏皇陵没有统一的陵区,曹魏五帝中,魏文帝曹丕的首阳陵、魏明帝曹睿的高平陵、魏废帝曹髦的陵墓史书有详细的记载,都在洛阳附近。

魏废帝齐王曹芳的陵寝史书无记载,考古亦未发现。史书记载,魏元帝曹奂的王原陵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彭城村。然而,后来考古发掘之后,证实这座陵墓并不是曹奂墓。曹奂的王原陵具体位置迄今仍然未能得以考证。曹魏帝王建造陵墓不封不树,不立寝殿,不建神道、陵园,认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因此,曹魏帝王陵墓深藏在地下,等待被发现。

刘备所开创的蜀汉政权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关于刘备的墓,有三种说法。第一就是他安葬在白帝城,二是说安葬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三是说安葬在成都的惠陵。时至今日,这三座古墓到底哪一个是刘备的,仍然是存在争议的。当然,主流观点认为,成都武侯祠内的汉惠陵就是刘备的陵寝。后主刘禅死后被葬在了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

孙权称帝后,建立东吴政权,建都武昌,后又迁都建业(今南京)。东吴历经四帝,但只有两位皇帝的墓葬可称为帝陵,一是东吴政权缔造者孙权的蒋陵,一是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的定陵。其第二位皇帝孙亮被废为会稽王,而末代皇帝孙皓投降西晋,葬于洛阳邙山。孙休的定陵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已于1987年9月清理发掘。史书记载孙权的陵寝位于今天南京明孝陵景区内的梅花山,但因孙权墓无任何地面痕迹可寻,因此还无法确定孙权墓的具体位置。不过根据现代考古科技勘测,梅花山下有一座甲字形大墓,可能就是孙权的墓葬。

西晋建都洛阳后,历经晋武帝、晋惠帝、晋怀帝、晋愍帝四位皇帝,历时52年。除了晋怀帝司马邺被刘聪杀死在平阳外,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加上追封的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共五位皇帝,其陵墓均在洛阳一带。但是《晋书》只记载陵号,如晋宣帝葬高原陵、晋景帝葬峻平陵、晋文帝葬崇阳陵、晋武帝葬峻阳凌、晋惠帝葬太阳陵。关于具体的陵墓位置,不得而知。西晋帝陵的具体位置和陵墓的具体信息,至今没有一座能被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