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先看人口。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离不开人口基数,不然就无法去解释北上广深的人口净流入。人只要活着,不管高低贵贱,都会产生经济消费。一个城市的人口流入越多,意味着那里越有发展。反过来同样道理,人口流出越多,肯定经济不行。
第二,规划筹谋。一个城市能够持续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长期稳定的规划。这就好比一场战争,如果战略上出现失误,即便战术上再如何成功,最终还是会面临失败结局。而任何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出台,都会影响到未来发展方向。尤其在执行实施过程中,一旦定下的长期规划不能持续走下去,而是今天一套明天再另外一套的话,不但不能发展,甚至连最基本盘都可能丧失。
第三,人文环境。一个没有温度的城市,即便再有温暖气候也终将会遗落。意思就是说城市里不仅仅需要高素质人员高科技产品,它还得容纳下低层次普通老百姓,能够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比如长沙为什么能够每年留下那么多人口,表面上看因为省府城市,可以产生一定的虹吸现象。但关键原因还是由于房价,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长沙的房价确实占有很大优势。再加上长沙的人间烟火生活气非常足,能够容纳不同阶层人员共同生活工作,所以在即便没什么大型工矿企业情况下,还吸收到不同地方的人才留下来。
总之,湖南省的地级市中未来哪个城市提升快潜力足,只要从上面几点去分析就可看出。要么是株洲,要么是岳阳。其一株洲胜在人口净流入,加上有中车、航空动力等。另外它还有一个细节,株洲城市面积其实也不是很大,却在湘江河两岸建了八座桥,预示着为以后的发力备好了基础。我们可以来一个假设,未来随着科技技术发展,无人车驾驶方面是不是需要重新设计出一种新的出行道路,而那个时候的株洲只需要在目前的八座桥基础上,稍微规划改造一下就可以马上通行。岳阳的最大优势其实就是港口,湖南要想走出去必须离不开有一个优质港口。恰恰岳阳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咽喉,只要不乱作,再怎么都会得到发展。
最后,肯定还有人说为什么不是衡阳不是常德这些城市。衡阳的主要原因就相当于广东的韶关,除非国家政策如对待深圳那样才有可能,有谁见过广州会对韶关特别照顾啊,就如同长沙会对衡阳能特别亲近吗?要知道长株潭喊融城这么多年了,结果长沙还在想尽一切办法虹吸株洲湘潭哦。而常德的主要原因几乎同样一个道理,它注定只能成为长沙的后花园,唯搞好环境山清水秀才可以分到长沙一点股份。
PS:株洲、岳阳、衡阳、常德这几个城市,可以看成广东那里的韶关、湛江、佛山、深圳。至于谁能够成为湖南的深圳,株洲如果还继续在交通方面被长沙压制,或许最多只能成为湖南的佛山,永远成不了湖南的深圳。岳阳刚才已经说了,即便成不了湖南的深圳,至少也可以是湖南的佛山或湖南的东莞。衡阳嘛?不是湖南的湛江就是湖南的韶关。常德呢?那就是广州的从化或萝岗,老实摆好位置后等长沙分肉过来尝。
湖南省目前有14个地级市,官方把地级市分为四个大区域板块;
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湘西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下面我们分每个片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