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由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组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三个城市之间的边界距离越来越近。株洲和湘潭协同省会长沙的共同发展。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土地总面积占全省13.3%,户籍总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19.6%。但是长沙的光芒太盛,吸引优势的资源和人才,株洲和湘潭想要有大的发展,比较困难。
大湘南板块:湘南即湖南省南部地区的郴州(湖南离珠三角最近的城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永州,包括衡阳(湖南省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南重镇、湘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3个地区合计34个县(县级市),土地总面积57153平方公里,从地缘而言,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毗邻广东、广西、江西3省。而其中最中心城市就是衡阳,也是我比较看好的地级市。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主要包括湖南省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向北,武汉城市圈相邻并不遥远;向西,成渝城市群正在高速与高铁的交通网络铺设中缩短时间距离,而一路往南,则是延展至快速扩张的长株潭城市群。其中发展比较好的是岳阳和常德两个地级市。
就目前来看未来发展潜力较好的是衡阳、常德、岳阳三个城市,也是在争湖南第二的位置。
以上只是章鱼哥,个人见解,喷子闪开。章鱼话长沙,属于我们长沙人的头条号,千万别错过哟!
个人所见,见仁见智啊!短期来看首推岳阳、其次为衡阳、常德。岳阳有长江经济带加持,又位于武汉、长沙两大中部崛起领头羊的中间,交通、投资都是优势最明显的,机会目前来看是最多的;衡阳是湘南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多,厂矿企业多、基础设施良好、科教文化仅次于长沙湘潭两城,传统的湖南第二城;常德是湘西北中心城市,企业多,基础设施好。
不过长期来看,我更看好郴州、永州两城,两座城市环境优美、气候温暖、毗邻两广风气开放、人民朴实勤劳、政府务实高效。郴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永州自然资源丰饶,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良好。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湖南最临近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座城市将更多地获得大湾区发展红利,率先获得发展。
郴州、永州两地距离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株潭地区物理空间距离差不多。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为长株潭地区的5~6倍,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比长株潭地区以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更为活跃,更容易辐射两城。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k/4j/a610cf10bf24a9d2.jpg)
湖南除长沙外的哪个城市最具发展潜力?
谈到发展,肯定离不开区域优势和自然环境。湖南,虽然自然资源丰富,然而三面环山,全省大部分面积都被山地/丘陵和水系所覆盖,只有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占全省面积的13%左右。客观上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制约和阻碍。因此,全省14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下的湘西、张家界和怀化、邵阳等地。从现实情况来看,那些大面积被山地/丘陵覆盖的区域,受地型地势上的制约,首先在交通上就存在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如湘西、张家界这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交通落后的地区。
第二,湖南是个中部省份,相比沿海省份,首先在发展优势上就先天不足。在资源的调配上会更多投向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将省会搞得一城独大。在发展潜力上,毗邻长沙的地区自然比远离长沙的地区更有优势。就目前而言长沙周边两大区域: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早已是省内两大经济活跃带。
因此省内哪个城市更具发展潜力,需要结合自然环境、交通优势和区域位置来看待,其次为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岳阳、常德、株洲、以及衡阳四市构成了省内发展上的第二梯队。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k/4j/59e576c49bddcbf9.jpg)
一、自然环境
四市都不错,不过岳阳和常德似乎更好,两市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和纵横交错的水系,自然资源更丰富,地型地势更利于城市发展和推进城乡建设。岳阳和常德也是省内两大农业、渔业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株洲和衡阳则以山区地型居多,特别是罗宵山脉下的茶陵和炎陵,2019年才除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