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档案里没有工资发放记录,社保局不给办理退休,我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澄清一个问题:普通人正常退休的话,不会遇到这样的事,社保局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不会要求提供工资发放记录,而且工资发放记录表由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也不会存入职工个人档案里面,因此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是不需要工资发放记录的。
如果在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保局要求提供工资发放记录的话,一定是遇到了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的材料来说明问题,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涉及到工资发放表的问题。
由于你在提问当中并没有说清楚是在什么情况下要求你提供工资发放表,因此我只能根据本人在为职工办理退休手续中碰到的类似问题,对你所提问题进行推测式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能给其他人一些启发。

工资发放记录并不是办理退休的法定条件。
根据目前我国的有关法律和办理退休手续的相关管理规定,一个人能否办理退休手续,主要由以下条件决定:本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
其中的法定退休年龄指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如果是干部身份的年满55周岁(其中女性领导干部年满60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年满55周岁),女性如果是工人身份的年满50周岁。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92开始实施。如果参加工作是在1992年之前,那么此前的工作年限就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相加累计满15年就达到办理退休手续的要求了。如果是在1992年后参加工作的,则只要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就达到办理退休手续的要求了。
所以,决定能否退休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工资发放记录,甚至于你一辈子也没有从别人或单位那里领过一分钱的工资,只要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同样可以顺利办理退休手续。因此你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被要求提供工资发放表,应该是遇到了特殊情形,需要用到工资发放记录来进行证明。那么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有可能涉及到工资发放记录呢?

什么样的情况下有可能需要用到工资发放记录来进行证明?
社保部门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非常重要。一是养老保险的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二是特殊工种从事时间和退休年龄的认定。这两个问题都与退休者的切身利相关,同时对退休经办部门来说也是必须认真核实的。
因为能证明上面两个问题的档案材料有很多,所以我采用的是“有可能”使用到工资发放记录来进行证明这样的描述。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种情况之下有可能用得上工资发放记录。

一、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时有可能需要。
目前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从1992年开始实行的。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后,没有追缴1992年之前养老保险个人和单位需要缴纳的部分,而采取的是“视同缴费”的政策,也就是说在1992年之前不管你工作了多少年,这段时间都认同于你已经全额缴纳了养老保险。
而在办理退休手续计算养老金时,就会涉及到个人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这是因为视同缴费年限关系到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一般说来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那么他的退休金也会相对多一些。同时视同缴费年限也计入工龄之中,直接关系到工龄长短。

哪些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呢?一是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三是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由此可见,可以被当作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形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必须予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