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档案里没有工资发放记录,社保局不给办理退休,我该怎么办?
通过这个例子,让大家知道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说实话,很多企业单位并不重视职工人个档案的管理工作,以至于常常出现人个档案资料不全,甚至出现档案遗失或损毁等严重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受到损失的是职工个人,而企业并不会对此承担什么责任,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作为职工本人,虽然平时我们接触不到自己的档案,但在工作中也要留个心眼,对自己的个人档案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图源网络 侵权删除)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我的档案里没有工资发放记录,社保局不给办理退休,我该怎么办?这个办理退休跟工资的发放记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办理退休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就可以了,第1个条件就是自身达到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目前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以上,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以上。
那么第2个条件就是我们养老保险的累计参保年限要达到15周年以上,当然这个可以是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只要能具备这样的两个条件,而且这两个条件都是需要同时来具备的,就可以正常的去申请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他跟我们档案中有没有工资发放记录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这个工资发放记录主要是认定我们的视同缴费年限,如果你确实是有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自己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那么想要认定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就必须在个人档案中,就相关的记录,比如说你所在的这个工作单位有没有给你相应的工资发放记录,但是如果说没有这样的记录,只是不能够认定你的视同缴费年限,但是你的实际缴费年限如果达到15年以上的话,依然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退休时一定要审核我们的人事档案,否则就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但事实上,从1992年养老制度建立之后,养老金的计算主要以我们实际的缴费年限为主,通过养老保险的缴费系统即可以查到我们的缴费明细。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企业职工,1992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在退休时基本上已经用不到我们的人事档案了。那是不是人事档案就没有用了呢?也不是,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现在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用到我们的人事档案,并且需要需要查看我们的工资发放记录,第一个是特殊工种的确认;第二个是视同缴费年限的确认;第三个是女性职工办理退休时身份的确认。但事实上,上面三个方面只能说在增加我们退休后养老金额以及是否能提前退休的层面提供帮助,只要我们满足了养老金领取的条件,我们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那么,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是什么?人事档案对我们退休有什么用?如果找不到工资发放记录该怎么办?结合以上的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退休的办理是否一定需要人事档案里面的工资发放记录?
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养老金的领取条件
1、达到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针对于企业职工来说,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
2、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
从养老金领取的条件来看,只要我们达到了退休年龄,并且养老保险累计缴纳满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了。所以如果根据楼主所说的,因为个人档案里面没有工资条不给办理退休手续的话,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工资发放记录只是我们的一个辅证材料,即使没有它,我们只要满足了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进行退休手续的办理了。
二、什么情况下在办理退休时需要我们提供人事档案的工资发记录?
首先,在这里纠正楼主的一个错误说法,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工资发放记录是由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保管的,它是不放在我们的人事档案中的。在退休办理的时大多数需要认定的情况提供我们的个人的档案就可以了,如果个人档案有缺失或者模糊,无法准确认证,这个时候可能才会涉及到需要我们提供工资发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