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阿姨瞪大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没想到他生活得这么苦,满脸都是怜爱:“做行政工作,要分清领导的级别层次,分清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
小马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责罚了,短短的一句话,让小马明白了行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规则和道理。
从此之后,小马和粟阿姨的工作配合相当默契,形同母子。
累不倒的“拼命三郎”
粟阿姨把小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总是提前提醒工作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该主动做,什么事不能问也不能插手,让小马很快弄明白了行政单位的规则和程序,甚至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
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小马还从粟阿姨处清楚地了解了局领导的个性、处事风格以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也知道了各科室间存在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还掌握了单位哪些是老资格人员,哪些是局长都惹不起的刺头儿。
这些要多少年才能学深悟透的东西,小马却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弄得清清楚楚,这让他少走弯路、少碰壁,真是走了捷径。粟阿姨就是他的人生贵人,是他的再生父母。
当第一个月的工资到账,小马就请粟阿姨一家人吃饭,既表达感激之情,又进一步加深感情。他的诚挚、感恩之心不仅稳固了粟阿姨对他的信任,还赢得了粟阿姨的丈夫和儿子的关心帮助。
有如同母亲般的粟阿姨盯着,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粟阿姨会及时叮嘱;若有什么差池,粟阿姨会做好补台、打圆场、善后等工作。小马已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很快打开局面,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小马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哪个科室需要文件、办公用品,他总能第一时间送到;哪个部门要开会、搞活动,他都主动到场帮忙,提供后勤保障支持。
时间一长,局里的人都非常认可小马,有什么事都叫他,人缘越来越好,但是整天跑上跑下,没有歇着的时间,累得不行。
尽管如此,小马还是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歧视和不屑一顾,就是那些普通职工,只因为自己会做一些业务、写一些公文,都把他当成了勤杂工。
小马感到有些失落,到各业务科室去了解一些政策、学习业务,被当成是要窃取秘密的贼一样防备着;想练习写作,几乎没有人愿意给他时间和机会。
小马几年大学也不是白读的,他善于挤和钻,自己寻找学习的机会。
不论收到的还是发出去的文件,没有哪一件不经过局办公室。为了严格管理,防止遗漏,他除了作好登记以外,只要不涉密的,他都复制一份留存。
等其他人都下班后,整个办公室就安静下来,他就静下心来学习。他很注意学习的方法,他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性文件、领导的批示、相关科室的落实资料、工作总结、会议研究记录均分门别类地整理,一项一项地学深学透,归纳出常见的问题、常用的方法,坚持每周学透一个科室的业务,全局就那么几个科室,不过三个月,就把全局的主要业务工作全部熟悉了。
领导没有让他到业务科室去工作的意思,他刚试用期满,也不好意思给领导提出要求。但自己学的这些业务知识不放到实践中去运用,既没有意义,也容易生疏、淡忘。
他又收集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同一项工作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在比较中发现本地的先进和不足之处。通过反复研究,他把本局的工作进行提炼归纳,将其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具有新意的做法写成经验材料,交到办公室主任和局长手里时,竟然让他们大吃一惊,大家眼中的“勤杂工”竟然能写出这么好的材料!
得到领导的肯定后,小马一发不可收,他办公室的灯每天晚上都要亮到凌晨2、3点,有时来不及回房间休息,就在办公室打个盹,又继续干。不到一年时间,他撰写的经验文章、信息稿件、调研报告在省市各级简报、内刊上发表,为单位绩效考核赢得了加分;还有好几篇文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刊物上采用。
局里的领导和同事对小马的看法不断改变,也给小马增加不少的工作量。一些老资格的同事又开始把写材料的挑子往小马身上撂。小马也不推辞,再辛苦都接过来,把苦差事当成对自己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