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到医院看病,要想明确诊断,抽血化验是手段之一。可是病人一看到花花绿绿那么多管子,往往会吓一跳,抽这么多,对身体有没有损伤,能少抽点吗?在这里可以明确回复:不能。
为什么不能少抽点血?
一: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以正确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作为指导,而获得正确的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前提是正确采集和送检合格标本。
临床工作中,疾病种类不同,检验的项目不同,需要抽取不同数量的血液,抽血时护理人根据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试管。不同颜色的试管中含有不同比例、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临床上常用的试管颜色有9种,试管内添加剂的种类主要有:抗凝剂、促凝剂、缓冲剂、保护剂、内壁处理剂、管口处理剂、分离胶等。添加剂的品种、性能、浓度可直接影响血液标本的性状及检测结果。
常用的试管有如下几种。
1、生化类
生化类试管可分为无添加剂管(红帽)、促凝管(桔红帽)、分离胶管(黄帽)三种。
红帽试管内壁均匀涂布有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可避免离心时细胞破碎,影响试验结果。
桔红帽试管内壁均匀涂布内壁处理剂及管口处理剂,在管内采用喷雾的方法,将促凝剂均匀附着于管壁,可在采样后快速充分混匀血样,大大缩短凝血时间,并且无纤维蛋白丝析出,避免采样时堵塞设备针孔。
分离胶管离心时,分离胶液化移到管中央,介于血清或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之间,离心完毕后,固化形成屏障,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完全分离,保证了血清化学成分的稳定,冷藏下48 h 无明显改变。惰性分离胶管内加有肝素,可达到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样本又可较长时间保存。
2、抗凝类
1)肝素管(绿帽) : 肝素是一种较好的抗凝剂,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
2)血常规管(紫帽):EDTA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从而使血液不凝,一般1.0~2.0 mg 可阻止1 ml血液凝固。
3)血凝管(蓝帽):采血管内加入了定量液态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缓冲液。推荐的血凝测定要求的抗凝剂浓度是3.2%或3.8% ,相当于0.109 或0.129mol/L。对于血液凝固试验来讲,如果血液比例过低,APTT 时间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 结果亦会有显著改变,因此采血量对结果可产生较大的影响。
4)血沉管(黑帽):枸橼酸钠抗凝剂与额定采血量按1:4 的比例加入,抽血时应严格控制采血量。
5)血糖管(灰色):试管中加入了氟化物作抑制剂,并且试管内壁经过特殊处理,使得血样的原始性状保持时间较长,血细胞代谢基本停滞。
不同的试管含有不同的添加剂,不同的试管中添加剂的量又不同,故每种试管上都标有相应的刻度,提示采血时,护理人员应按管壁中的标识进行标本采集。
二: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制定的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指南明确指出:微生物实验室对样本量太少的标本应拒收。
三:静脉采血指南明确指出: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检出阳性率的重要因素,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血培养阳性率。成人每次每瓶应采血 5~10ml,婴幼儿根据孩子的体重确定采血总量,每培养瓶(儿童瓶)采血 2~4ml 。
以上内容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少抽点血,下面就病人较为关心的化验抽血会对患儿身体有影响吗?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正常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即一个50公斤重的成人血液的总量为4000毫升左右,儿童与成人基本相近,比如一个10公斤重的孩子,总血量就是800毫升,通常抽血化验只需20~30毫升的血,最多也不过20毫升,如此少的血量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损伤,另外机体的造血机能强大,故可放心地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