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姨和老肖准备搭伙过日子,徐姨的女儿建议徐姨领证。徐姨觉得一大把年纪领证别人笑话,两个人搭伙更简单,就没去领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了3年,因为一件事,徐姨看透了老年人搭伙过日子,开始有点后悔。
徐姨和老肖是在老年大学国画班上认识的。老肖是老干部,业余画家,喜欢舞文弄墨。徐姨性格偏静,别人喜欢跳广场舞,徐姨不喜欢,就喜欢画画、插画。
两个人起先每周只在两节课上有碰面,并不熟。后来老肖看到徐姨画画有天分,特意给徐姨多指导了两次,两人慢慢熟络了起来。
老肖对徐姨印象特别好。
老肖丧偶多年,一直想找个老伴,奈何老肖的眼光比较高。想找个志趣相投的人,她喜欢听音乐剧、喜欢喝点红酒,还喜欢画画。
在老肖眼里,这些都是自己的优点,但是在别人眼里,这些都是老肖的缺点,不着实际,相了几次亲,老肖发现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类型,就泄气了。
后来,老肖被请到老年大学教画画,他认识了徐姨,就主动约徐姨出去玩。
徐姨离异多年,当年儿子跟了老伴,女儿跟了自己,后来儿女成家,徐姨退休,她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跳广场舞,喜欢在家养养花草和狗,有时间画画。
老肖第三次约徐姨的时候,徐姨恰好有事要去办,就答应和老肖出去走走,第一次见面,徐姨性格温婉,又和老肖一样热爱画画,两人有共同语言,倒不觉得生分,很快就聊开了。
第二次,老肖约徐姨的时候,徐姨顺口就拒绝了,她要找师傅来修她家的净水器龙头。老肖一听说自己会修。
他在自己家里拿了工具就去了徐姨家。徐姨不好意思让老肖修,老肖说自己经常在自己家里修,有经验。
他到徐姨家一看,龙头关不住,老是滴水。带着徐姨去了五金市场,重新买了一个龙头,回家就自己装上了。
从买上到回家装上,老肖花了大半个下午,到了晚上,徐姨为了表达感谢,请老肖吃饭。老肖说也算熟人了,不用客气,买点菜自己来做吧。
老肖是客人,还帮了自己忙,徐姨也不好意思让老肖下厨,徐姨说自己下厨,没想到老肖买回来菜,不等徐姨开口,自己先摘菜、洗菜。
徐姨更不好意思,两个人谁都说服不了谁,就一个主厨,一个帮忙,一起做了一顿饭。
老肖在饭桌上喝了一杯红酒,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两个人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老肖是老干部退休,一个月退休工资有8000元,老伴去世10年,一儿一女都成家了。
徐姨是技校老师,退休工资5500元,离异多年,一儿一女,儿子成家,女儿在外地工作。
两个人聊得都是生活的日常和儿女,这顿饭后,两个人就开始像朋友一样,经常约着出去。
半年后,老肖主动约徐姨吃饭,给徐姨送花,他问徐姨是否考虑过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徐姨一听,反倒不好意思,她说自己没想过。
老肖开始追求徐姨,经常上门替徐姨做饭,约着一起去附近旅游,徐姨有一点心动的,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了女儿,没想到女儿特别支持徐姨。
女儿对徐姨说,碰见合适的就答应吧,毕竟后半辈子徐姨有了依靠,她才能放心。
女儿建议最好领证,领了证更正式一些。徐姨却觉得不好意思,一大把年纪,怕被别人笑话。
两个人把子女叫到一起,相互认识了,吃了一顿便饭,开始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老肖建议,生活费他来拿,他负责做饭,徐姨负责家里的卫生,两人都有退休工资,自己的人情自己处理。
两人在一起还是分得比较清的,徐姨觉得这样也比较好,单纯搭伙,不牵涉到金钱。自家的人情礼往来,自己来解决。
两个人开始在一起搭伙,用老肖的话说,生活开始变得有滋有味,最起码家里有了烟火气,而不是冷冰冰。
徐姨也觉得,有了人作伴,两人有时候还能一起画画,确实比一个人时,感觉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