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躲几年自己写几本经书糊弄皇帝,反正皇帝也不懂,而是真的去了?
唐僧为什么去取经?为了拿经书回来给唐太宗一个人收藏?那肯定不是啊。
在西游记第十回中,唐太宗魂游地府,在枉死城见到众多冤魂,而在他要还阳时,判官告诉李世民:
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所以,李世民还阳后,便操办了一场水陆大会,还请玄奘来讲经。可惜,玄奘只会念小乘佛法,这小乘佛法,观音的评价是: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李世民因在阴间看到冤魂不得超生,判官又说,阴间没有抱怨之生,阳间才能享受太平,大唐江山才能稳固。也就是阴间没有了冤魂,阳间才能太平。所以,唐太宗让唐僧去取经,是为了超度亡魂,好让大唐江山永固。
你认为,唐僧那水平,编出的经书能超度亡魂?
若唐僧真的躲起来编经书,那会怎样?
唐太宗高高兴兴的接他,然后请他讲经。唐僧要么找借口推迟,要么给唐太宗讲经。讲完便开水陆大会,当众讲经。这么一来,唐僧假经书的事就会爆光。这一爆光,唐僧欺君的罪名就洗不掉了,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再说,天上那几十个神仙,也不是来混的,唐僧敢造假,那些神仙也饶不了他。当然,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也不会再保护他。
所以呢,唐僧只能去西天取回真经。若造假,天庭不饶他,西天不饶他,李世民也不饶他。
历史上的唐僧就是找个地方躲几年,自己写经书。
唐僧取经,路上走了四年而已,十多年都在天竺搜集佛经、翻译经文、与人辩经、著写心得。
当时的唐僧简直可以说是在天竺是最靓的仔,当地土著佛教徒都对其展现的智慧佩服万分,膜拜他的佛学。
说句不客气的话,真实的唐僧哪里是去取经啊,根本就是去传经。
因为天竺佛学沒落,甚至已经步上歪路,唐僧只好在当地搜索残篇遗珠,重新编纂注解,与那些当地土著佛教徒进行切磋印证,这才耗费了十多年,否则直接去了打包回来不是更省事。
奈何佛学在天竺沒落啊,唐僧只好从取经人变成了编纂人。
也就是唐僧事实上真的是在天竺十数年编写经书。
题主真是对玄奘法师一点都不了解。他为什么要去印度取经?那是因为中国当时很多由古印度语翻译过来的经书质量不高,其中有很多错漏。那个年代又不可能打个电话给印度外交部转接宗教部门核实,玄奘亲自前往印度的旅程是心灵的朝圣之旅,也是为了把正确的翻译带回大唐。这也说明了,真正正确的翻译玄奘自己也是不知道的,他必须亲自去印度看到经书的原始稿本,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翻译。自己猫起来写几本经书?笑死了,玄奘为啥要自欺欺人?更何况他去印度本身就是瞒着皇帝偷渡去的,唐太宗压根就不想让自己的子民离开唐朝的领土。
玄奘取经回来的路上,就在盘算怎么过皇帝这一关。他编撰出娓娓动听的高情商话,把取经的功劳全部归于皇帝,以求得李世民的宽容谅解。
玄奘在唐朝最大的标签并不是高僧,他在唐朝的实际地位和作用,相当于外交部长和佛教协会会长的混合体了。唐太宗看重玄奘,与佛教的关系并不大。他看中玄奘掌握多国语言,又游历西域那么多国家,非常想借助玄奘的资历巩固边防、了解周边邻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所以唐太宗非常鼓动玄奘还俗做外交官,不要把自己的外语才能“浪费”在佛教上。
对唐太宗来说,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价值比带回来的经书价值大多了。玄奘为了讨皇帝高兴(他要推崇佛教必须有唐太宗和继任皇帝的支持),就很用心写了《大唐西域记》,这也是后来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最重要的参考蓝本。
所以说玄奘有什么必要写几本经书糊弄皇帝?他本身不是为皇帝去的印度,而是为了中国佛教本身。糊弄皇帝就是糊弄自己,他有必要糊弄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