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窍的,其实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开窍,只是现在想起来那应该就是开窍。
那时候的表现有几点:
1、绝对的自信,没有不会做的题目;
2、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间不够用;
3、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理科;
4、精力充沛,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5、思路清晰,以前的难题迎刃而解。
进入高中后,成绩一直中等,在班级20名左右,基本在年级150-200名之间,全校8个班,人数大约400人。偶尔有一次两次进入全校前100名。
高一高二一直劳逸结合,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排球,我们班的排球队在全校没有对手,经常零封对手,比分15:0(以前排球一局15分制,发球方才能得分),我是主攻手,球队的绝对主力。
虽然高一高二成绩不突出,但一直认真听讲,笔记记得清晰完整,基础比较扎实,各科比较均衡,没有特别的弱科。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突飞猛进,考了全校第六名,那时候感觉世界都在自己脚下,无比的自信,没有不会做的题目。精力充沛,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每天都一心扑在学习上。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比的快乐。
特别是理科,成绩名列前茅,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时不时有新奇的解题思路,往往比老师的更简单易懂,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高考,以全校前五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这应该算开窍吧。
但本人认为开窍不是突然的醒悟或爆发,其实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人一直认真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较好,而且经常体育锻炼,到了高三在重压之下的脱颖而出,就应该是前面几年的积累后的质变。
突然之间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我是5年级开窍一次,就是5年级之后发现周围人“变笨了”。初三的时候开窍一次,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得了全校第一。
很多人认为开窍表现在:读书突然勤奋了。以我个人的体会不仅仅是这样,是突然会思考了,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很多其他事儿。
小学4年级之前,我是对学习还有其他事儿认知比较晚。成绩也是倒数的样子,数学32分(别的孩子都是95-100分)。
4年级下班学期转了一次学,期间被打击了,就是好像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那会还是没明白差距在哪儿。到了4年级下班学期,有点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5年级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方法学习有效,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法。然后,平时做事儿,我听我妈妈说,脑子也会转了,办事方法掌握的很快。
比如,学校分配一个任务,我能想到很快的办法完成,而且,不是一种办法。
这种行为,使得我到了初中很受益,因为我找到了各科之间,学习的不同窍门。
成绩也很稳定,没有偏科现象。
初三是第二次开窍,这次开窍得益于高强度的自我训练。
这次开窍,是我看到了初三学习的特点,我至今都记得:
初三学习,尤其是理科,知识点集中,只要对自己心狠,能主要集中处理几个知识点,就能事半功倍。
我就连续尝试了,好几个不同的自我训练办法。
中考后参加在自主招生考试,考得很不错,拿了个全校第一。
开窍分两种:
1,自己开窍。
2,别人点醒。
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能让自己开窍的方法,开窍的瞬间。